☞
高中同班同学开了个人公众号,昨晚推出了第一篇文章,文章里写的人是他的前度,同样是我高中时的同班同学。
看完他的文章,我突然地觉得难过,那个离开广东去了沈阳读书的她现在过的怎么样呀?
女生的高考分数不差,但是志愿表填得不太好,后来阴差阳错地去了沈阳上大学。
一开始知道她去了沈阳的时候,我满心的羡慕,一直在南方生活的我从来没有出过省,冬季来临时,我格外盼望看到飘舞的雪花,幻想在家门口堆可爱的雪人,我比你们所想的还羡慕那些生长在北方的人。在我看来,裹着厚重的衣服,漫步在被雪铺平的白色街道,如果身旁还有一个彼此喜欢的人,难道北方的冬季不应该是“浪漫”二字的代名词吗?
在得知她确定去沈阳上大学后,我火速打开与她的微信聊天框,告知她我所有的羡慕。她笑嘻嘻地回了我,“虽然离家很远,我很害怕,但是如果是你去沈阳,我一定也超级羡慕你的,说真的,我太期待了。”
那段时间,我常与她联系,因为我渴望去知道有关北方的一切。北方的人,北方的事,北方的食物,北方的天气。她故意扮成有优越感的样子跟我分享我想了解的北方的一切,我心痒痒恨不得马上买到去那里的机票,感受我心底的羡慕,而直到她告诉我她很想家,很想念11月份还要穿短袖的广东,很想念顺德的双皮奶,很想念广东的早茶,想念广东人吃的肠粉,想念熟悉不过的粤语……
离家的孩子,你过的好吗?
☞
“我很想念家人。”
“你不是我你不知道我有多难过,我敲着字眼泪就留下来了。”
大一的暑假我和我的大学同学一起参加了“三下乡”活动,我们需要从学校去到目的地进行为期7天的支教生活。那是一处离我家不过200公里的地方,可是我也从那短短的7天和短短的200公里感受到什么是想家。
小朋友们很喜欢我们这群从外头来的哥哥姐姐,每天早上见到我们都会跟我们分享他们昨天发生了什么事,他们会这样与我们分享——
“姐姐,我妈妈说……”
“姐姐,我家的鸡在孵蛋……”
我们的“三下乡”活动是在假期进行的,如果不参加这个活动,考完期末考就能回家看到家人了,可是正因为去了另一个地方见到了另一群人,所以我们要推迟7天才能看见最亲爱的家人。
每当小朋友们提到他们的爸爸妈妈,我都会不自觉地把头抬高一点点,听说这样眼泪不会留下来,我装作一点事情也没有的样子开心地与他们谈话,掐着大腿的肉提示眼眶里的泪要坚强。课余时间掏出手机刷朋友圈,朋友们分享在家美滋滋的生活,一个个显眼的定位让我好生羡慕,而我知道劝自己投入支教当中来,忘记了时间时间会过得快一点的。
我不是那种恋家的人,可是就像你所知道的那样,人的情绪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看着朋友圈里的各组家庭的团聚,我无法骗自己我一点都不想家,我很清楚地听到心底的声音,它在说我想回家。
不在家的7天,我内心倍受思家之苦,我过得不好。那她呢,离家3000公里的她,会不会试过在夜里裹着被子捂着嘴巴痛哭?
面对未曾抵达的远方,我们第一反应是心生羡慕,然而我们顾着羡慕远方的浪漫新奇与美好,遗忘了远方终究没有终点,遗忘了再让人满心羡慕的远方始终不是家,而我们尤其在夜里,在那些疲累,不被理解的时刻分外想家。
我否定过很多道理,质疑过很多真理,然而“不论如何,我还是想回家”根深蒂固地,自然而然地存活在我内心最深处,悄无声息地却又大摇大摆地。
☞
11月份的广东是穿短袖的季节,一股超强冷空气的突袭,所有的人都不得不翻箱子穿上好几件厚厚的毛衣,外加一件羽绒服。大学有个同学是山东人,冷空气来的那天他发了条朋友圈,“广东只有夏季和冬季,冷空气的猝不及防吓得我翻坏了箱子,然而还是没有找到我的羽绒服,噢,原来我没有带来。”
他是个幽默的人,也是个感性的人。
“在广东生活了一年多,我很喜欢广东,各种吃的各种玩的,我都很喜欢,但是我现在很想山东,我舍友的爸爸妈妈来学校接他回家过生日,我已经祝福了他生日快乐,现在我想矫情地说声,我想山东,想回家,想爸爸妈妈。”
他是个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经常看见他忙于各种组织和竞赛,课余时间在学校碰到也只是匆匆打个招呼。
我以为像他这样的外省学生会很享受不用被数千公里之外的父母管教,其实,我们都还只是刚满20岁的小孩呀,我们在不得意的时候会想家,在得意的时刻也想家。
算了算,我们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的时间加起来大概只有半年。我们装成大人的模样却掩饰不了内心那个小孩的自己,我们在外面学着生活学着前进,而不管我们努力迈出了多少步,在这个过程中,也许我们会改变对很多事情的看法,然而有一点是亘古不变的,那就是我们走得越远就越想家。
很多次很多次,我试图去挣脱父母的束缚,用力去画出与父母的界限,计划好上了大学就摆脱掉不与时俱进的父母,而当我与他们相离,当我的经历没有了他们的参与,当我的生活不再有他们的唠叨,我以往所有想要甩掉他们的想法都不翼而飞了,替代的是我想回家,见见我的爸爸妈妈。
原来离家的孩子,会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