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难得一卓吾

用了近半个月的时间,终于看完了许苏民先生所著的《李贽评传》。看这本书之前我所了解的李贽不过只是历史书上的只言片语,只知道他是明末伟大的思想家、异端学术的发起者、对纲常名教的挑战者等等一系列偌大的头衔,但当我看完这本书之后才终于明白李贽为什么会成为李贽了。虽说自己与许先生的见解并不是全然相通但仍是要讲讲。

对于李贽的生平和思想概述我觉得没必要再次一一详细解说,有兴趣的咨客慢慢认真探索。我只是迫不及待的写下自己看完这本书后难以消散的思绪趁热打铁记下自己的一时兴起。说到李贽,我个人还是很喜欢他的,看书的全程中总觉得可以发现他身上这样或这样的与我自己相通或相似的地方。这或许就是引起共鸣的原因吧。李贽反对当时学术界和官场上弥漫的虚伪氛围以及对人性本源的迷失,他也反对孔孟朱学说对人性的制约,但在我看来更应该做的不应该只是反对,还应该付诸实践,以开阔民智为首,慢慢改变大众内心的保守毒瘤,虽说可行性不大,但究其根源还是因为国民的总体素质太低,没有重视自身认识的意识和习惯,以至于太容易被单一的思想所控制。同时李贽自身也是通过科举进入官场并且为官多载,虽说痛恨但他又不得不顺从,毕竟历史的发展由不得个人插足妄图改变。为了通过科举李贽学习了孔孟之道,不得不说也算是吃了一口葡萄知道了葡萄的酸。到了晚年,当李贽回忆起自己的前半生时,他竟然说自己活的和狗一样,内心空空而只会被拽着前行。到如今,才算是活出了自己的本心,他所说的如今,便是他弃官之后,放下家眷儿女私情的漂泊生活。他两手空空靠着朋友的接济生活着,其中这样的做法我个不顾礼法人不是很赞许,之后再细细数来。他的思想为何会在此时发生如此剧烈的转折呢?这与之前的积累有很大的关系。

多年来在官场上的摸爬滚打,让李贽清楚地明白他这样倔的性格并不适合继续待在官场。况且他的为官之路也是相当坎坷崎岖。当时的各种束缚也让天性自由的李贽无可奈何,正所谓量变引起质变,或许正好到此时,他心中的种种已然达到了一个足够爆发的量,加之自己家庭的种种变故也让李贽少了一份后顾之忧(所有儿女皆已不在)。还有他所接触到的佛教思想,也是他的思想发生转变的一个重要契机。 所以他六十而削发为僧,但也不为佛法所禁锢,风花雪月酒肉穿肠皆是依旧,这也成为之后他获罪入狱的一个理由。无论是作为儒士还是僧人如此的不顾礼法的确是件危险的事。

李贽一生之中著书无数,其中焚藏二集最为知名,但由于其中多谢反抗之意蕴言语,之后也不为统治者所容。但终究会有人识得金镶玉细心保存才有流传至今的李贽。上面说到李贽唾弃为官的虚伪,却自己身先士卒当了半辈子官,他倡导男女平等崇尚爱情自由,却抛弃自己的妻子,加之后来总是寄居于友人之家,这些着实为我所不容。但总体来说李贽还是值得我尊崇的。毕竟自古难有全美之事,虽说讨厌,但不得不说这与我颇有相似之处,自己在生活中也难免这样。。。

说来也罢,总是他人人生尔尔,自己的生活还得继续。在看书时,有的地方竟曾让我想去亲身实践,彻底的反他一回。有些地方却又难以自圆其说,我权当这是自己不够成熟的表现看不出个所以然,只得不求甚解。明白自己所得到的就够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公元1602年5月6日(万历三十年三月十五日), 在京城一座关押朝廷钦犯的监狱里, 一位胡须花白,面容憔悴的老者 ...
    狩猎王阅读 1,482评论 15 13
  • 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燥热、烦闷!孩子在身边不停的吵闹,扑腾。 妈妈!妈妈!我可以看会手机吗? 妈妈!妈妈!到...
    秋萧萧之平儿阅读 273评论 7 3
  • 有了它,让孩子更爱阅读。 它是什么?阅读角。 一直想给墨宝小朋友打造一个专属的阅读角,于是,找了一堆参考图,看了很...
    文群WQ阅读 244评论 0 1
  • 三月的第三篇文章,今天的文章主要将一些能够快速学会并真的是受益终生的一些工作小技巧. 先来看文章的几个关键词: 命...
    萧牧寒阅读 289评论 0 1
  • 夜,孤独的夜。 窗外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轻点着屋檐仿佛在诉说寂寥。 天晴独自在宾馆里躺着,今天天气不好,所以和女友...
    陌路Heino阅读 24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