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艾越来越少发朋友圈了。
起初她是很喜欢发朋友圈的。今天天气不错—发一张晴空万里的照片po到朋友圈;今天出去玩儿了—拍一张穿着裙子倚着墙的照片发上去;今天和朋友聚会心情很好—晒出一张和闺蜜的自拍照,美食佳人好友谊,引起赞声一片。看着几十个密密麻麻的红心赞,小艾心里美滋滋的。
自从加了领导微信之后,朋友圈就开始变的。一次部门聚会,大家闹哄哄地建了微信群。待小艾回家一看,通讯录的上头露出一个小小的“1”字,点开一看,领导的头像冲着小艾和气地微笑,还能点拒绝么,只能心不甘情不愿地点了“接受”。
于是小艾便不能随随便便地发朋友圈了。看看人家领导,某日加班,拍一张灯火通明的办公大楼,同事们在下面赞声一片,“老板辛苦”之类的评论在照片下面排列得整整齐齐。领导顺手转发的关于工作项目的资料,有接着转发捎带评论的,有在链接下方点赞称“太有用啦,真及时!”对于上述评论,领导不部分不动声色,偶尔回复一个笑脸,不知所意。小艾刚出大学校门,还带着学生气的清高,做不出直接点评拍马的举动,但思来想去长期不表态也不太妥,于是统统的,都点上赞。
再看看别的同事的朋友圈,个个积极努力又上进。有秀运动照的,大汗淋漓对着大镜子来张自拍,有紧跟领导步伐晒出加班照片的,泛着幽光的电脑屏幕和一杯冒着热气的咖啡,配上一句感慨:“周五加班又完成一个企划书,好有成就感。”还有秀出自己利用业余时间充电自学,周末上课不觉累的。唯独小艾的朋友圈里十条有九条在吃吃喝喝玩玩乐乐,直到有一天,领导在小艾晒出的美食照片下留言:“最近这么忙还有时间出去玩?”一盆冷水淋下来,小艾意识到再也不能愉快地发朋友圈了。还好,有个功能叫做“分组可见”。小艾还可以在朋友圈里活蹦乱跳着。
加了男神微信之后,就更不一样了。多出一个分组叫“男神”不提,发出来的照片一定要美图秀秀一遍才行。磨皮瘦脸拉长腿调滤镜通通试一遍,太有修饰痕迹不好,假;原图直接po出更是不行,光线太暗,皮肤太黑,鼻尖上还顶着一颗青春痘怎么可以?晒出去的内容也是要思量再三的,周末和闺蜜出门血拼的照片是不能给他看见的;顺手转发的明星八卦更是不能让他知道,否则显得自己多低俗无品呐,但是又按捺不住“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心,于是“不给谁看”的重要作用便显示出来了。
周末读了一本男神推荐的小说是要@他的;精心熬制了一碗汤也是要给他看见的;拗了半天造型拍出的美美自拍不好意思给平时互相斗嘴拆台的死党们看见,好吧,那就只对你可见。发的频次不能太高,一周两到三次为妙,多了显得你空虚无聊,少了会失去存在感。有时男神给小艾的朋友圈点了赞,小艾的心里便欢呼雀跃,有时苦心思考精心修饰了半天也没等来他的回复,心里便空落落的。看着自己忙活了半天发出的状态,小艾发现这朋友圈不再是最初释放心情的平台,而是一场秀,朋友圈里的自己,美好又虚幻。
二百多个微信好友里,只有爸妈始终可见小艾的朋友圈。一日加班之后,小艾满身疲惫地坐上公交,看着窗外的风景心生感慨,顺手发出一条状态:“城市好大,有些累了。”屏蔽了所有的同事,点击,发送。不一会儿,手机响起,电话那头传来老妈的声音:“闺女,看到你的朋友圈了,咋啦?身体不舒服?工作不顺心?被老板批了?跟同事吵架了?”“妈,我没事儿,您放心吧。就是一条状态而已。”小艾揉了揉鼓胀的太阳穴,想了想,还是把那条状态给删了,这朋友圈呐,再也不能乱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