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窗苦读十余载,一举成名天下知”是广大莘莘学子的梦想,在许多人看来,能够进入“985”、“211”等名牌院校求学则是衡量“一举成名”最合适的标准。但是这种美好的愿望不是谁都能实现的,所以“一举成名”的光环自然而然的被戴在了名校学生的头上,而那些普通院校的学生仅仅只是这个“光环”之下的膜拜者而已。
近日一篇《对不起,我的本科不是北大》的文章引起了社会的广泛的关注,文章作者是一名90后,从一所三本院校本科毕业后考入北大,成为一名中文系硕士,并通过努力加入了中国作协,现为《诗刊》社编辑。按理说,这是一个十足的励志故事。但作者称,身边很多人喜欢问自己本科来自哪所大学,而其回答往往能引发对方一系列微妙复杂的反应。
不可否认,“学历论”、“本科论”在社会上还是有其生存的空间。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对其产生了错误的理解,认为“学历=能力”。究其原因,还是人们的固有思维在作怪。由于名牌大学所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是其他普通高校可望而不可即的,所以人们往往认为它们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论是在学科知识上、工作能力上还是行为习惯上都是优于其他普通高校的毕业生的。这种错误的想法无疑是造成了“一本”院校和“二本”、“三本”院校之间鸿沟加深的根本原因所在,而社会则更是将这种偏见愈演愈烈。
在人们的固有观念中,由于学历的高低,人们对“事业”的定义也是各有差异。在许多人看来高档优雅的写字楼、窗明几净的办公室、繁忙却又充满挑战力的工作环境才是名牌大学毕业生的最终归宿,显然北大毕业生去卖猪肉这样的事情是不符合人们期望的,况且这个学校还是赫赫有名“北京大学”,所以“没出息”、“才华被埋没”、“就业难”等等一些标签被贴在了这个北大学生的身上,就算这个北大毕业生把猪肉卖得再好,人们也很难去承认他事业上的的成功,因为他的学历与他所做的事情的是不符合逻辑的,反而人们还是会对他投去“惋惜”的目光。同样,对于一些“三本”院校学生毕业之后去选择做那些默默无闻的销售员或是辛苦的学徒工作时,人们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因为他们的低学历就决定了他的低职位和低薪酬。同样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过生活,但是在当代社会,“领导者”貌似更合适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而普通高校的学生也只能是“被领导者”。
人们常说“英雄不问出处”,显然很多人还是很在乎这个的。像这位作者一样,通过“考研”而走出一条康庄大道的学生并不是少数,“学历歧视论”在他们身上也是时有发生。所以“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才更能表达出他们内心的那一份对自我价值承认的强烈呼声,也更体现出他们对于人生未来发展的雄心壮志和踌躇满志的宽广胸怀。
想要从根本上消除人们的这种错误观点,仅从思想层面是完全不够的,我们必须从制度这个方面着手解决。老牌“211”、“985”的高等院校的所存在的硬件优势是有目共睹的但同时也是难以转移的的,但是对于“人力”这样的软件资源,我们是可以共享的,所以我们要加强“一本”、“二本”、“三本”院校甚至是一些专科院校的学术交流活动,让这种优势成果能够一起共享。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老牌的名牌大学被人们一直以来捧在手心中,有一点“居高自傲”的嫌疑,所以对于今年所实行的“双一流”的教育变革,则可以让这个问题有了根本性的改观,并且也可以加强各大高等院校的对自身竞争力的建设,真正的能让学生们不再为“学历=能力”这个错误的命题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