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从呱呱坠地到埋入黄土之前,一生似乎都在忙于这张嘴,忙于吃。
吃的境界分三重。从嗷嗷待哺到三十岁之间我们吃的是一种贪婪。“吃在碗里看在锅里”,也不管别人吃没吃,自己装不装得下,吃得不管不顾。这主要取决于身体发育对食物能量的需求和体力旺盛的消耗以及良好的消化功能。这是吃的最初境界。
人到中年,年轻时的大块朵颐,在身体里堆积了过多的油脂盐分和污染,三高症拉响了身体的报警器,开始有所选择地吃了。肥膏油腻的尽量远离,不再是无肉不欢。咸甜过重的尽量不选。饮食过渡到甘于平淡,甚至是乐意选择食物中的苦味,比如苦瓜、苦菜、苦菊,大概人生的苦吃多了,懂得人生的本质原是“苦中有甜,苦中作乐”,苦还可以清火清心。
有一部分人干脆选择食素,素食随着人们的需要日益丰富多彩,毫不逊色于荤食的饕餮。
也许人到中年就该做人生的减法,更懂得去繁就减,更懂得人间有味是清欢。从冰箱里拿出一碟用陈醋、话梅、冰糖泡制的苦瓜片,一碗凉拌马齿苋加一点老干妈,一盘干香煎杏鲍菇……配一杯薄酒,玩味当下。人生的五味杂陈最后都归于平凡。追寻食物的原味,品尝苦后回甘的况味,保持做人的初心,大概是吃的第二重境界。
吃的第三重境界已经不是吃的本身了。从每天的普通一日三餐,到逢年过节的集会盛宴,吃更是一个女人的默默奉献。常言道世上最好吃的饭菜是妈妈的味道。不仅仅是妈妈做的饭菜是人最初的味觉记忆,更重要的这饭菜里倾注了母亲的爱和关怀。当妈妈看着放学回来的孩子,按时吃着自己精心准备的饭菜,吃得酣畅淋漓,吃得人心大快,享受和满足不亚于自己吃了一顿大餐。
吃,到此刻已经进化成一种看着别人吃比自己吃更开心不为自己专门利人的崇高境界。一个现代女人应懂得吃不仅仅是为了一家人填饱肚子,满足口腹之欲。更在于张罗一桌饭菜的乐趣,杯盘碗盏之间,吃得可口、吃得实在、吃得舒坦,尔后乐于聊天、悦于交流,吃的是一种情感的互动。制造一种和谐温馨的家庭气氛,让孩子的学习压力,男人的工作压力,得到片刻舒缓。饭桌是一家人沟通最好的平台。别小看了这个“吃”。
经济发达,生活节奏加快,琳琅满目的快餐和外卖走上了人们的餐桌。一边玩手机一边吃,吃的是什么也不太清楚,快餐盒的毒素,饭菜里有没有苍蝇蚊虫也不重要。吃的是对自己的敷衍,是对身体的伤害。吃完的餐盒垃圾据说已经形成了制造环境污染的公害。物质条件明显改善,吃的品质却在下降。
有时间还是经常回去吃妈妈做的饭菜吧!一家人一起包一顿饺子,爸爸擀皮,妈妈做馅,我来包,即使包得奇形怪状,爸爸妈妈也不会责怪。饺子外面也有卖,但是我们吃的是一种齐心协力、团结合作,一种和和气气,是一种天伦之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