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与学习的双重变奏》上篇读后感
《教育技术学的生成发展与比较研究》分为上篇“历史与逻辑”和下篇“理论和趋势”。本次阅读上篇内容,终于了解了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历史,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世界上会出现一个学科叫做教育技术学,为什么这个学科对教育有着极大的作用,学院为何在本科需要开设那些课程,作为教育技术人应该秉持哪种学科研究思想……可以说,该书帮助我“探”了一回教育技术的过去。当然,对这本书的阅读绝不能只看一次,不同时期看这本书的感受应该不同。下面我将首先用自己的话语梳理教育技术学发展的历史与逻辑,再从其中谈谈自己的看法。
本书一开始就表明,该书是在考究历史的前提下做出的思想的争鸣。为什么在教育技术学发展到这个阶段,还需要考究如此乏味的历史和理论基础呢?因为一门学科想要变得成熟,就离不开理论基础的研究,就要有人能够站在科学的入口、地狱的入口,根绝一切犹豫。
在开始回顾历史之前,我们必须明确教育技术的历史与教育技术学的历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记录的是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客观的教学实践活动发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后者则是在对这种客观教育活动进行认识和研究过程中形成的观念和理论的历史。(类似于认知和元认知)本书研究的是教育技术学的历史。
其实教育技术学的历史,我们可以从塞特勒对美国教育技术编年史的研究中挖掘。可以发现,美国的教育技术学发展过程概括为三个范式的演进过程,分别是:自然科学或媒体范式、传播与系统范式、行为科学范式,而行为科学范式中又先后经历了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两个不同的研究取向。这就是“媒体与学习的双重变奏”的内涵。
在自然科学或媒体范式阶段,出现了堪称教育技术学起点的视听教育。视听教育最早是爱迪生提出的,其认为电影教学将取代教材来教授知识。这种预见是过于偏激的,但却鼓舞了当时许多教育工作者和视听媒体开发商投身于电影教育事业。正是因为有这一现象的出现,才使得美国二战期间(20世纪40年代)能够用上电影设备,让不同背景的民众能够快速训练成战斗人员(这或许是远程教育的一个起点?)。
这也就迎来了第二个范式——传播与系统范式。与前面不同,这里传播学理论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动员和训练大量学员。可以说,二战给视听教学创造了机遇,而传播学让视听教学传播更为广泛,二者相辅相成,推动了教育技术学的发展。
其实传播学对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发挥着重大作用,但是却还是逐步让位于学习心理学。其原因主要是前期视听教学专家坚信视听媒体在教学中的巨大作用,将重心放在视听媒体的设计与开发上,自认为这种设计能够帮助到教学实践。但学习心理学却认为了解学习本身(即学习科学)是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随着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视听教学开始与学习心理学“交流”,两条平行线汇聚了。随之而来的便是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对教育技术学的影响。这里的关键人物是普莱西-斯金纳-加涅-梅瑞尔。
斯金纳是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其在华生的基础上提出了操作强化原理,并创设了程序教学理论,制成了能够帮助教师为每个学生安排学习程序的教学机器。此后教育技术学便在为教学机器做努力(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事实上,在斯金纳提出程序教学前,心理学家普莱西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就以设置了一种学生能够自我测试、发现弱点并改正的装置。但随着时间推移,教学机器的弊端显露,便逐渐走向衰落。取而代之的便是认知主义领域的加涅和梅瑞尔。加涅被人熟知是因其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他认为不同个体接受、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认知结构是不同的,这种内部条件的差异会影响外部条件的需求。在此理论基础上,他提出了教学设计应遵循个性化的特征。从此教学系统设计成为了教育技术学的主攻方向和主战场。在加涅的影响下,新一代教学设计专家梅瑞尔提出成分显示理论,追求教学设计的自动化,希望能够综合运用各种学习与教学资源生成教学设计方案。
在美国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有一个会议值得大家关注,即欧克博奇会议。该会议因其邀请高水平专家且会议上“没有知识的‘传播’与‘布道’,只有思想的‘碰撞’与‘共鸣’”,致使该领域不断成长,走向成熟。在这个会议中有我们熟悉的伊利(创建了各种教育信息平台、教育资源信息中心(ERIC)其中一个数据交换所)、查特斯(教育工程学)、戴尔(经验之塔)、霍本(教育技术观念转变)、芬恩(成熟学科的特征)……
视线转回到中国,国内电化教育最早是孙明经教授于1936年提出的。他受蔡元培校长和陈裕光博士的影响,不断发展电影教学,推广电化(电影和播音)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一方面主动带队拍摄科普教育电影,另一方面创设了教育电影部、电化教育人员训练班、电影电播专修科等,培训并服务电化教育人员,培养出一大批能够推动电化教育发展的高水平人才。其实国内的电影与国外不同,国内电影行业从创立之初就将严格的审查作为推广的基础条件,只有达到审查标准的电影才会上线,因此在国内,从教育学角度而言所有的电影都具有教育意义。
回顾以上历史,我终于可以稍微解答以下几个问题:①为什么世界上会出现教育技术学科,为什么说他的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专业的发展离不开国际形势,离不开领军人物对专业的毕生投入、频繁交流和长远规划。正是因为不同学者之间的思想碰撞以及历史长河对专业发展的检验,证明诞生将近100年教育技术学是稍微成熟的,也是可持续发展的。②教育技术学的定位应该是什么?书中提到,若将教育技术学当作教师课堂中的“辅助者”,那么其发展会因教师对教育技术的认同感而受到限制。事实上,教育技术学应当将自己定位于“管理者”的地位,这样他的发展视野才会更加广阔。③教育技术学为什么总是不被别人认知和认可?书中提到,教育技术学的发展中断了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信息技术的发展飞速,致使很多半路出家的教育技术人以为其重点是信息技术,导致其“技术门槛”越来越高,教育学、心理学背景的学者越来越难以进入。而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教师都是这种背景的人员,要想让他们接受教育技术学,必须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去换位思考。④作为教育技术人在未来研究当中应当秉持哪些教育观念?前面提到教育技术学是可持续发展的,仔细思考,这应该还有一个重要条件。当代教育技术人应当明确,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是教育心理学、传播学、自然科学、工程学等。作为一个交叉学科,教育技术学要求其研究必不能抛弃任何一个基础理论去谈其他内容,否则便失去了研究意义,也就没有持续发展的前景了。
以上来自一个教育技术学理论小白对《媒体与学习的双重变奏》上篇有感,写于2020年10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