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忆,龙井里的江南



去年春日,我踏上了杭州的土地,不为别的,只为赴一场与西湖的约定。如今回想,那几日的时光,仍如一杯温润的龙井,在记忆里氤氲着凊香。

湖光潋滟,人在画中行山

初见西湖,是在一个微雨的清晨。雨丝如纱,轻轻笼在湖面上,远处的山色朦胧,近处的柳枝低垂,偶有游船划过,荡开一圈圈涟漪。我撑着一把油纸伞,沿着白堤漫步,脚下是湿漉漉的青石板,身旁是泛着新绿的垂柳。断桥上游人如织,却丝毫不减它的风韵,反而因了这人间烟火,更添几分生动。

行至孤山,雨渐渐停了。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湖面上,碎成千万点金光。我坐在西泠印社的石阶上,看远处雷峰塔的轮廓,恍惚间竟有些分不清是现实还是梦境。西湖的美,不在磅礴,而在细腻——它像一幅缓缓展开的宋画,每一笔都是恰到好处的温柔。

舌尖上的江南

游西湖,怎能不尝杭帮菜?中午时分,我们寻了一家临湖的小馆,点了几道招牌菜。**西湖醋鱼**端上桌时,鱼身浇着琥珀色的芡汁,夹一筷,鱼肉鲜嫩,酸甜适口,竟无半点腥气。**东坡肉**肥而不腻,入口即化,配上一碗白米饭,便是人间至味。最惊艳的是**龙井虾仁**,茶叶的清香与虾的鲜甜交融,仿佛把整个春天的气息都含在了嘴里,“西湖莲藕”粉、香,鲜每一口都是满满的春天气息。

傍晚,我又去了河坊街。窄窄的青石板路两旁,尽是各色小吃摊。刚出锅的**葱包桧**酥脆喷香,**定胜糕**甜糯绵软,还有一碗热腾腾的**片儿川**,汤头鲜美,面条筋道,吃得人浑身暖洋洋的。杭州的饮食,就像这座城市一样,精致而不张扬,总能在细微处打动人心。

一盏龙井,品尽春意

第二日,我去了龙井村。沿着蜿蜒的山路向上,两旁是层层叠叠的茶园,采茶人戴着斗笠,手指在嫩绿的芽尖间翻飞。我走进一家茶农的小院,主人热情地邀我品茶。新炒的**明前龙井**在玻璃杯中舒展,汤色清亮,香气清幽。啜一口,初时微苦,继而回甘,喉间似有山泉流淌。茶农说,龙井茶讲究“色绿、香郁、味醇、形美”,而我觉得,它还多了一分江南的灵气——那是雨露、云雾与时光共同酝酿的味道。

坐在茶园的竹椅上,远眺西湖,忽然明白为何古人总爱在此吟诗作画。这山水,这茶香,这烟火人间,无一不是诗,无一不是画。

归来仍念江南

离开杭州的那天,我又去了一次西湖。傍晚的湖面镀上了一层金色,游船缓缓归岸,远处的保俶塔静静伫立。我忽然有些不舍——这一湖碧水,一城烟柳,一壶清茶,竟在短短几日里,成了心底最柔软的牵挂。

如今,每当春风吹过,我总会想起西湖的雨、龙井的茶

,还有那一口鲜甜的杭帮菜。或许,江南的美,从来不在惊鸿一瞥,而在于它悄然浸润了你的心,让你在往后的岁月里,一遍又一遍地回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