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啊,人生这东西……”爸爸一口气喝干了一大杯酒,眼睛直勾勾地看着那一簇小火苗说,“变幻莫测,一切都是概率和机遇,就像在一条小溪中漂着的一根小树枝,让一块小石头绊住了,或让一个小旋涡圈住了……”
男主爸爸喝醉后,对妻子和儿子喃喃着人生的大道理。
然而,两个小时后,
男主爸妈碰到了幽灵般的球状闪电,瞬间变成了白灰。
男主惊了,他也没见过这种灵异场面,不敢向外人提起。
但他决定默默研究有关球状闪电的一切。
这是大刘的《球状闪电》开篇,也给出了这个故事的最大冲突点,球状闪电的真相。
和《三体》一样,大刘小说中的主人公视角,并不是真正的主角。
甚至我们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只知道后来大家都管他叫陈博士。
为了方便指代,下文还是用男主称呼陈博士好了。
01故事
如果你没有一段完整的时间,我建议你别轻易开始看这本小说。
它的冲突点设置很妙,就像电视剧在一集的结尾留下一个大疑问,然后让你苦苦等待下一集。
当解决了这个冲突,下一个冲突又出现了。情节安排像是过山车。
首先,男主他大学专业没学好,只能课外学习研究球状闪电的基础知识。
这个时候,他的大学老师张彬看起来对于球状闪电有些研究。
而男主去请教时,张彬让他别研究没有前景的东西,也不愿透露更多信息。
于是男主研究生果断选了一个外号是火球的导师,但这个导师火球的称号是因为热情,而非球状闪电。
幸运的是,导师对于男主的研究非常支持,不幸的是,他支持的是建造一个完美的纯理论模型,一个体现基本功的艺术品。
正当我们以为男主要失去方向时,在一次观雷时,男主遇到了那个让他心动的女人,林云。
本以为男主要开启感情复线了,没想到林云比男主硬核多了,军方背景,专门研究各种脑洞武器,接近男主的目的是获得用闪电杀人的技术支持。
至少,男主的研究,有大把的经费了。
有资本支持和强大信念,再加上主角光环的加持,我以为我们总算能看到球状闪电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然而并没有那么简单。
故事就讲到这,球状闪电能不能被制造?他们研发的武器有没有成功?男主老家的灵异事件是怎么回事?
这些我就不写了,自己看比我写给你看要精彩多了。
02一些摘抄
我认为这本书的妙,不仅仅在于它精彩的故事,还有那些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美妙人生的关键在于你能迷上什么东西”
“理想主义者和玩世不恭的人都觉得对方可怜,可他们实际都很幸运”
“有时候你飞到了头,却发现还不如中间掉下来”
这是书中最引人深思的三句话,与故事人物有关,也与每个人相关。
林云是一个极端的理想主义者,她的一生都为武器痴迷,她冷静理智,不择手段。为了达到目的,她可以违背军纪,不顾自己和他人的安危。
而截然相反的赵雨,显然就是个混子,玩世不恭,能拖则拖,研究生毕业后选择上山,过着隐居般的生活,理由是下面的世界太烦了。
在追逐梦想中结束一生是幸福的,书中因球状闪电丧生的科学家大都如此。
他们在追逐们那个迷上的东西时,就像坐上了火箭,内心的底层欲望会让他们不知疲劳,会让他们甘愿付出一切。
而如果,那件事情已经完成或者已经确信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就比较难受了,就像某几章的陈博士,生活得悠闲而无趣。
就像一开始男主爸爸说的,找到一个无人验证的公理,一支铅笔,一张草稿纸过完这一生,人生就很美妙了。
03一些思考
我们既不是坚定的理想主义者,又无法做一个玩世不恭的人。
我想我们的焦虑,大部分来源于此。
不想做一个以赚钱为第一要务的奋斗逼,也没法为了理想放弃一切,甚至,大部分人根本没有理想。
谈起理想,你想到了什么?
我猜你现在脑子里飞驰而过的,绝不只是一件事情。
我还没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那种理想明确坚定的人。
或许,是我们要得太多了,太杂了,很多具体的东西,比如有房有车,猫狗双全,又太容易实现了。
当不能满足所有条件时,我们只能谨小慎微地不停摆弄着现实与理想的天平,一边嘴里说着我无所谓,一边在心里暗暗不甘心。
如果能极端一点,拥有一个没有终点的目标就好了。
或是像赵雨那样,放弃选择,直接开始隐居生活。
最可怕也最滑稽的是,我们在三观还没形成的时候,慌乱地选择了一个需要努力学4年的专业。
看到高考完的学弟学妹们,我有好多话想说,却又说不出口。
为科学奉献一生的人真的不惨,他们能燃烧自己,点燃心中的理想,在路上的过程就快乐了。
可能有点晚了,在二十几岁的年纪里,我不得不去弄明白3年前填报志愿时要考虑清楚的问题,
我的使命是什么,哪里才是我的终点。
你呢?你的使命是什么?你的终点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