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武隆徒步大会散记

          四十多年后再看重庆

                  2025.4.23


    再次来到重庆的朝天门码头,那已经是四十多年以后的今天了。今天的感觉跟四十多年前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了。原来古老沉淀了千年历史沧桑多少人在这里奋斗的谋生的码头全部被水泥建筑覆盖了,看不到一点点历史的痕迹了。只有嘉陵江清澈的水和显得还是比较浑浊长江之水仍在这里汇合成万里长江之巨流没有改变。

    因为朝天门码头在修复我们无法看到原来老的城门,我们沿着6号码头下到嘉陵江边,总算找到了几个老的码头了却了心愿。那些码头都是用那种这里特有的带红色的那种石头建造而成,石梯上面都已经是被人们走成光滑的坑坑洼洼,站在上面就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仍能感受到历史在这里留下来的痕迹,能感受到当时朝天门码头的繁华,还有当年抗战的时候,那些工厂部队民工运来的所有物资都是从这个朝天门码头接收发运的。我记得第一次坐轮船来到重庆就是从朝天门码头沿着很高很陡的石梯台阶上岸进城的,可惜现在很难找到当时的感觉了。我找了好久想看朝天门的老石碑和城墙没有找到,后来打听到这个老的码头遗址还在很大的观景台下面,现在没有开放,真有点遗憾啊!

    山城被现代化的建筑群所覆盖了,来福士大厦雄伟壮观的建筑群矗立在朝天门之上。

  现在朝天门码头都是那么高的水泥石头墙,想去看一看江边的景色,还真的很难看到了,只是看到那么多的桥,还有轻轨从那个嘉陵江长江跨过,这个是以前是没有的,以前我们来的时候全部都是靠轮渡去北岸去南边,现在大部份都是已经由现代化的交通解决掉了,当然也还有船运哦,还有码头哦。

    几十年后的今天再次来到重庆,感觉到城市的变化简直就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到处都是立交桥,高架桥,轻轨地铁在城市的上空、高楼大厦中和地下穿梭运行。

      以前逛街都是爬梯子走近道,现在都有电梯或地下通道可以很方便地往上或往下逛街了。只是自行车仍然不属于重庆人出行的范畴。

   


今天特意去逛了一下网红之地洪崖洞,重庆特有的吊脚楼的建筑形式依山而建,古色古香,从江边到最上面有11层楼高。这里有特色商铺,里面的东西主要以重庆的特色产品为主,吃的、穿的、用的,还是比较丰富。白天这里游人不是很多,据说到了晚上这里是人山人海的,可惜我没能亲自体验一把。

    我四十多年以前到重庆的时候,特别喜欢吃这里的一个小吃,就是担担面。这里的街头巷尾经常能看到小商贩挑了一个担子,吆喝着“担担面、担担面”,实际上就是一个火炉上面有一个锅子,另外一个架子上面就摆了很多的调味品呢,大概有个二十多种吧。顾客吃的时候呢就把面条放在那个锅子里面烫一下,然后放入一个小碗里面,商贩他很熟练的从不同的调料的盒子里面刷刷刷的上十多种不同口味调料,担担面量不是很大,但是很好吃,我在重庆呆的时候,我就经常吃个两碗以上,一个是好吃,还有一个就是必须要吃两碗才能够,而且很便宜,这就是当年我在重庆吃担担面的印象,至今还非常深刻的留在我的记忆里。

    重庆很有名的美食就是吃火锅,火锅的商铺随处可见,不管是豪华的商业大楼,还是街边小巷到处都是各种各样的火锅,这是重庆的特色。但是呢,我就不是很喜欢火锅里的花椒味。

 


今天晚上组委会为我们举行了隆重迎宾招待宴会,吃饭喝了一点小酒,八点钟了,我们几个队友还是说到外面去走一走,吹吹风醒醒酒,结果呢,大家说还是去江边看夜景吧。有人说到了重庆来,如果不去看洪崖洞那边的夜景灯光那就是等于白来重庆了。就好像四十多年前来到重庆如果不去枇杷山看重庆夜景一样,那时的枇杷山可以把朝天门两江交汇的山城夜景一览无遗看得清清楚楚,现在枇杷山被高楼大厦挡住了,这一特有的景色看不到了有点遗憾啊!既然大家这么推荐,那我们三个人就在4公里轨道交通站坐3号线,站里面的工作人员说,你们去了以后就在华新街下车直接往江边走,就可以看到江边的夜景。结果,我们一到江边就看见最璀璨亮丽的嘉陵江边的夜景就在我们的正前方,我们沿着嘉陵江一直往下走,走啊!走啊!走了将近一个小时才走到大剧院门口的码头。到大剧院码头时正好九点半几个跨江大桥上面的灯都已经灭了。还好街道上灯光,高楼大厦的灯光,洪崖洞的灯光还是那样的璀璨,还在等着我们去观看。我们几个队友迫不及待地在江边从不同的角度拍下来,这个夜景很漂亮,很值得观赏。我们在江边还看到在那里拍直播的,虽然下着小雨,但是对他们一点影响都没有。

    看洪崖洞的夜景,朝天门的夜景,都说在江北这边看是最佳的观看点,所以我们也就跑到江北来结果十多分钟的路程我们搞了一个小时,不过还好,看到夜景也值了,没有白来一趟了。

  现在是下午的一点半钟我们来到了重庆的渝中区最繁华的商业街区解放碑。解放碑这个地方,原来也是重庆的地标性建筑,以前是特别的热闹,今天仍然是繁华依旧。

    原来的解放纪念碑矗立在这里很醒目的,很壮观的,但是现在纪念碑的周围全部都是高楼大厦,它处在这个中间感觉到有点不是很协调了。虽然这个纪念碑特别特别的有意义,它是书写了我们解放大西南纪念的一个丰碑。  但现在它的周围全部都是那些商业的、银行的,百货的高楼大厦,这也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吧。

    重庆这个城市真的是寸土寸金,今天来到解放碑这个地方感觉到人还是很多很多的,说明这个地方的人气很旺,繁华依旧。有人说现在的经济不景气啊,或者是怎么样了,但是在解放碑这个地方,我今天看到还是人潮拥挤的啊!今天是周二吧,中午还有那么多人在这里购物、旅游的,我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吧。

    重庆最复杂是立交桥,最美的也是立交桥,特别是从机场过来的蟠龙立交桥简直可以把人的眼睛都看花,这可能是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你真的不知道从哪个地方可以转出去,从哪个地方可以进得来,即使是很熟悉的驾驶员都有可能走错方向,什么百度地图啊,高德地图啊,都不能够给你弄的明明白白哟!

      前往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

                  2025.4.24


大巴车从重庆出发,领队的是一个青春靓丽,很活泼的女孩子,她自我介绍说她叫六六,这个名字太好了,那我们就托她的福来一个六六大顺吧,愿我们这次武隆徒步能够顺顺利利吧。

    大巴车大概走了两小时十分钟左右吧到达武隆县城,领队在景区的接待中心刷了我们的身份证,然后就开始进入山区的盘山公路,从这里直接去仙女山。我朝窗外望去,群山连绵起伏,全部都在白云大雾之中,仙境一样的白云白雾渺渺把武隆的山都掩埋在一个神秘的状态里。仙女山为什么那么神秘?除了她的神话传说之外,其实也是说她处在飘飘渺渺的白云之下,白雾缭绕的景色之中吧。

  山里的房子很多都是那种吊脚楼的建筑风格,有汉族和土家族。以前这里的人们他们的生活方式也就是在山里面种一点点土豆为主吧,据说张艺谋曾经在这里摄影基地回去以后对大家说,在这里吃的就是土豆、洋芋、马铃薯,其实这三个东西全部都是土豆。说的就是这山里面很穷的,没有什么吃的,现在不一样了,现在交通好了,外面的东西能够运进来,当地依托旅游,还有放牧,这里的生活条件已经是大大的改善了。

    大巴车从武隆县城盘山公路走了25分钟,到达仙女镇,仙女镇这个地方感觉到很热闹,基本上就是为旅游而开发的吧。最多的就是餐馆,宾馆酒店,民宿。吃的好像最有名的就是肥肠鱼吧,几乎每个店的招牌都有肥肠鱼这个菜。当然也有招牌写上“砍脑壳的美娃鱼”“仙人板板烤鱼”“么不倒台的干锅”不好吃包退,很有地方特色,我不知道吃都吃了怎么个退法啊。

    来这里的游客也是挺多的,停车场都被大巴车挤满了。虽然天气有点潮湿,但是还能够感到空气的清新,仙女峰就隐藏在一个清翠欲滴植被茂密绿色的怀抱之中,景色真美的啊。

              仙女山大草原

    仙女山大草原是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核心景点,是景区最有特色,最具观赏价值的景观。面积1万多亩,是目前仙女山已开发的最大的草场,极目四望远山锋峦如聚,森林绵延不绝,草场广阔无垠,绿茵如毯,草原与森林相依,浅丘与平坝相连,犹如一幅画卷,是国内外游客休闲、度假、避暑、赏雪的绝佳之地。

    现在我们是在仙女山的大草原,这里海拔1840米。来这里的人真多啊,全都是到这里来旅游的游客,人气还是挺旺的哦。

  今天天气挺好的,也没下雨了,空气也挺好,老天爷没有忽悠我们。

   


下午在大草原集合,沿着一条山里面的公路开始徒步,公路两侧都是草地,到处都是牛、羊、马群在草地上吃草,小马驹小羊羔在追着妈妈吃奶,那个场景画面真的很温馨,我们看着有那么一种很惬意的感觉。徒步小路就在山谷里面沿一条汽车和景区火车的一条环线绕了一圈,整个徒步路线大概十公里左右。

    下午四点半钟结束徒步来到停车场,坐大巴车前往景区里面的宾馆入住。今天不算累,天气挺好,不冷不热的,这个雨呢,我们在车上就下,我们下了车就停,我们走完了以后上车又下雨了,我们的运气是不是太好了,大家都说人品好的人天公都作美,是不是这个道理啊,哈哈!晚上入住仙女山景区里的新华酒店,房间设施齐全,舒适宽敞。但整个宾馆入住率还是不高,据说到了夏季这里才是旺季。

        徒步武隆沧沟野寒山

              2025.4.25


我们早上七点五十分乘大巴车从仙女山出发,大概九点半钟左右到达武隆沧沟乡沧沟村。首先进入我们眼帘的就是山坡上有几个很大的标语牌,主要就是要把沧沟乡建成为一个具有特色的户外徒步活动的基地。

    接待我们的是乡政府分管户外运动开发的负责人,巧得很这位负责人是我们湖南老乡常德人姓高。我做了一个现场釆访:

    问“你们沧沟乡户外运动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高说“这里户外徒步活动从2014年开始,2024年来这里徒步的达到了一万多人,几年以来,我们这个游客是络绎不绝的。这里有很多的徒步线路,云海日出环线,乌江画廊大自然教育环线,今天走是天心眼和石林环线……”。

  我俩正说着话,我没注意脚下台阶,不小心俩人撞到一起去了,我没事,可是高同志的手机却摔坏了,因此他也就没有和我们同行了,真的不意思哦!

    我们由沧沟乡的一个小姑娘向导自我介绍说她姓涂,我们就叫她小涂吧。经过一个半小时的徒步,从一条山间小路走过来,来到了一个溶洞口,这溶洞口很小,进来的时候需要弯着腰匍伏着钻进来。进来才几米,就是一个很大的天坑,应该是由于地壳的坍塌而形成的。 这个溶洞叫“天心眼”,有600多米爬升高度,洞穴内没有亮,我们戴上早已准备好的头灯在里面走了大概40分钟,溶洞还是属于一种待开发的原始状态,里面有很多洁白的、美丽的钟乳石,在灯光的照射下显得非常的漂亮。

   


  洞穴里的路径是在一些陡峭的岩石上凿了一些浅浅的坑坑供游人攀爬前行,陡坡两旁都备有绳索,既使有这些防护措施,但岩石表面光滑爬上去还是挺费劲的。在队友们的相互帮助下终于顺利通过了这个洞穴,这也算是一次挑战和刺激吧,给大家一种新的体验。

    出了洞口前面就是一个大峡谷,景色很优美,有点像张家界的槟榔谷岀了那个洞口时的那种感觉,但是没有槟榔谷的那个惊喜,刺激还是少了一点点,但对于从未走过的人来说已经是一个挑战了。

    我们从“天心眼”洞穴出来以后全程大概走了10公里。这时领队征求队员们的意见,是不是再走下去,看看大家的意见。还有5公里的上山路线,但是这个5公里景色很好,是去石林方向,我们大家一致表示都愿意再走最后的这个5公里。最终证明这条徒步线其实很经典,讲实在话,如果没有这最后的5公里,可能今天这个徒步活动感觉到还是少了那么一点点挑战和刺激吧。

      从“天心洞”洞穴打卡点出来以后走了大概一个多小时就到了石林。石林处在海拔1250米左右的山峰上,石林是由于大自然亿万年的风化过程形成的那么一个很奇特的景观。这里的石林不是很高,大概都在十米以下,跟别的地方的石林是不一样的,由于山上湿度很大,再有就是那里的植被很好,所以这些石头上面的全部都长满了青苔,绿茵茵的别有一种景色。

  从石林出发继续往前走,大概走了一个半小时吧,就到了公路的路旁我们在此等候大巴车接我们下山。

    今天的垂直爬升海拔是1000米左右,累计爬升高度大概是1400多米吧,徒步时间大概走了六个多小时,是一个中等强度的挑战。

    在等车时大家总结今天的徒步公里,有人说14公里,有人说19公里,但是按照我们平常走的那个强度和速度来讲,应该是十九公里是比较准确。因为有的地方没有信号,天心洞里面也没有信号,这就出现了计步器不同记录的信息不同的情况。



    总的来讲,今天的徒步活动还算是好,在这个野寒山上我们走到了山巅之上,但是看下周围还有很多更高的山,也还有更具挑战性的徒步路线,这只能等以后再次来挑战了。

    我们行走在大山深处,感觉到大山里面的乡民们特别的淳朴,在海拔这么高的山上偶尔能看到零零散散居住在这里乡民,基本上都是老人。他们居住在这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住在他们上一辈人或者是他们几十年前建好的那些木结构老房子里面,那些木结构的老房子都很有年代特色,一排房子好多间,应该是家里的兄弟同住在一起吧,因为房子的两侧各有牲口棚,看上去养的牲畜有很多。

    这里乡民看到我们真的是非常热情,门前树上的野樱桃红红小小的果实吸引了我们的好奇心,乡民们招呼着要我们去摘,小樱桃甜甜的很好吃哦。有的乡民主动跟我们打招呼,问我们吃饭没有,有水喝水没有,甚至还有乡民非要从自己家里把加多宝饮料塞给我们,队员要给钱,他们都不收,哎呦!这个大山里面的人挣几个钱真不容易啊,他们还那么大方,这么客气,我们的队员真的很感动哦!

    我们今天走的那些路都是山里山羊走的路,全部是踩踏出来的,一路上遍地都是羊拉的羊粪,气味有点不好闻,大家开玩笑说,我们在这里走了这么一天回家,大家身上可能都有羊粪的味道了,哈哈,开玩笑吧。这也说明这里的养殖业发展得很好。还有就是在大概千多米的那个山上开发出一大片的山顶,整个山头全部开发出来了,下山后我问了当地村上的人说种植的是茶叶,因为海拔高,适合茶树生长,生产出来的高山茶品质很好。

  我们一路徒步一路了解一些这里的风土人情,了解一些他们当地的特产,了解一些当地的人文历史。我在山下集镇上看到收购药材的广告,说明这里盛产天然的药材。     

 


据了解我们今天走的路线有很多是原来就有的,也有点是为了开发当地的徒步旅游产业新修了一些徒步的路线。还有一些是在原来的古道上面改造加固了一下。以前这里的人出去都要翻山越岭,这个大山里面在没有公路之前,确实很闭塞,很难走出去的,要出这个山真的很不容易。现在就好了,水泥路都通到了那些有人居住的地方,即使没有公路的地方也能够有一些机耕小路能够到达那些偏远一点的人家。所以现在农村的建设政府确确实实花了大力气在扶贫啊!支持还是很到位的,真的要感谢党和政府对这里的关心和支持。

  今天二十多个徒步队员没有一个掉队的,领队也很负责,大家都是互相关心,互相照顾,平平安安的走完全程。我们今天这个徒步活动就圆满结束了,感觉到还不错。

  今天的晚餐在仙女山镇上的一个特别有名的三叶土鸡餐馆吃饭,组委会把今天的晚宴作为庆功宴,菜品真的很丰盛哦,有点奢侈。同时,为我们每一个参赛队员颁发了完赛的证书和奖牌,队员们情绪都很高涨,热烈地为每一位完成挑战的队员鼓掌欢呼。为每一个队员在这个徒步过程中所享受到的快乐和挑战,鼓掌祝贺。



  徒步走完今天的路程不是每一个队员都是那么可以轻松完成的,有的队员可能从来没有过这种挑战,但是大家在一起互相鼓励,互相搀扶,互相帮助都圆满的完成了,这次穿越丛林和探洞的活动挑战成功了,感觉到很值得自豪和骄傲。

    这次活动大会的组委会安排还是很到位的,特别是摄影的爽哥和领队六六前前后后为大家服务,队友们都很感动,谢谢他们的辛勤付出和服务。

    重庆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平均海拔1800米,森林覆盖率高,有中国森林氧吧之称,每到夏季来这里避暑的游客特别多,所以这里宾馆民宿也特别多,配套设施很齐备很受人们的喜爱和青睐。这里是一个避暑胜地哦。

    我这里借用白居易的一首诗:

      《消暑》

何以消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一院中。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有机会我也要来感受一下诗圣的意境。

        武隆天生三桥风景区

                2025.4.26


    几天以来天气预报说下雨都没下,但今天终于下雨了。

    我们今天游览武隆最有名的天生三桥风景区。先乘坐景区转拨车前往到天生三桥景点,然后我们都穿上备好的雨衣,防雨防滑的鞋套,轻装上阵。步行进入景区后,乘坐旋转电梯下到坑底,电梯显示一百零八米,从坑底朝上望去,山顶到坑底直线距离大概垂直高度有300米以上吧。我在想这就是我一直想要来看看的武隆天坑吧,其实我这次来参加武隆徒步活动就是冲着来看武隆天坑的,我今天终于来了,兴致特别高涨,虽然下雨,我也要好好的领略一下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神奇的魅力无限的武隆天坑了。

  我们看到的第一座天生桥叫天龙桥,我立刻就被它震撼了,它是那么的神奇,那么的雄伟,那么的壮观,这是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奇妙魅力啊!据介绍天龙桥是天生三桥中形成最早的一座天生桥,桥高235米厚50米,宽147米,跨度34米,平均高96米,高宽均居世界天生桥第二位。远远望去桥洞很像一个大拇指,真的很形象,来这游览的几乎每个人都找到最佳位置,把自己的大拇指竖起来重叠放进远处的大拇指桥洞之中,是赞许天生桥的神奇呢?还是赞许自己有这份好心情呢?不管怎样,能岀来走走这份心情肯定是好的,是愉悦的。至于取大拇指这个名称应该是每个景区所通用的吧,取一个好的名字,吸引大家的好奇心,我也和大多数游客一样竖起了大拇指,拍了一张很有纪念意义的照片,留下吧!值得拥有。



    过了天龙桥就是张艺谋导演的“满城尽带黄金甲”电影中的“天福官驿”这是一个很火很火的网红之地。

  龙门官驿就在这个地坑的深处,它隐藏在峡谷之中这个客栈传承了多少年?有多少的故事?有多少的秘密?有多少人在这里寻险探幽人间的故事,一下子也写不完吧,我们慢慢去探究吧。

    天龙桥旁边的悬崖上,我们发现了一些古老的痕迹,可能是古代进出天坑的出入之道吧。我在想以前这条官道一定是通向外面世界唯一的古道了。

    在天龙桥古道的梯顶处,看到几位泰国的僧人来到这里旅游,他们也会说一点中文,看来这里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文化也是影响到了国外。

  据介绍“天福官驿”始建于唐武德二年(公元六一九年)地处(钻天铺)和(百果铺)之间,是古代涪州和黔州官方信息传递的重要的驿站,后来匪毁于兵燹。2005年又重新修建,因该驿站古朴神秘,环境幽绝,被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选为唯一的外景拍摄地,而名扬天下,是天生三桥景区重要的景点之一。

    青龙桥桥孔形如一把大刀,刀柄刀身栩栩如生倒映在湖中更见其形,尤似关公的青龙佩月刀,吸引了众多的游客拍照留念。

    青龙桥和四周的石崖构成了一个口字形的天坑,因这个天坑的高空悬崖边有一山岩酷似一只展翅欲飞的老鹰俯视坑底,故名“神鹰天坑”,这个天坑真有点大。据介绍天坑的直径有300米,最深处有285米,总容积有973万立方米。



    从青龙桥出来抬头仰望天空,透过天坑形成一个长方形岛屿的天空图像,我拍的时候,正好有人走过来看了一下,他说很像台湾岛,哈哈!想象力真的丰富啊。

    青龙桥过来就是黑龙桥了,据介绍黑龙桥高223米桥厚107米宽93米,青龙桥狭长桥洞内光线像一条黑色的黑龙盘旋洞顶。一条小溪从洞中穿过,桥洞顶几条小瀑布飞溅出的小水滴被风吹散飘落到游客身上,脸上,来一次亲密的接触和问候。欢迎尊贵的客人远方而来哟。

      因为下雨影响了我们游览的心情,身穿雨衣形象不好,手机也怕淋湿,所以拍照也很少。平常三个小时也玩不够的景区,我们一个半小时就岀来了。

  景区里有很多抬滑杆轿子的民工,他们每天都守候在路旁等待着游客的招呼,我问了几个年纪大点的民工,每天是否都有坐轿的游客,他们说“每天都有生意,多的时候能接四五个单,价格视距离而定,200元、300元、600元不等,今天接了两个单”看来还是不错的哦。

    出了景区,我们沿着一条景区步道徒步往景区外面走,在步道的高处,回头望去,天坑掩映在丛林深处,高山峻岭之中,基本上看不到天坑了,只能大约找到天坑的方位了。只见山间白云绕绕,白雾飘飘,雨后青翠欲滴,空气特别的清新,这里是一处人间仙境,让我们感受了一次大自然的馈赠和心灵的洗涤。

    中午十二点我们乘大巴车离开了武隆风景区,分别前往重庆的高铁站,机场,火车北站返回各自的家。

    这次重庆武隆徒步活动就圆满顺利结束了。感谢重庆武隆徒步大会的贴心安排,后勤工作人员、领队、摄影师、司机师傅的辛勤付出,让我们有了四天三晚完美的重庆徒步之旅,大家相约,江湖再见!

          写于:2025.4.29

                    四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