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帮助对方回顾
感悟:每句话的背后都有缘由,我们不能够很精确地猜测出对方说话的缘由,你很有可能对方说出那句话也只是一个冲动,所以我们要帮着他去回顾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行为,为什么会说出这句话。
突然想起有的时候这些误会的产生就是因为一个不愿说一个不愿问,然后一个一直不说,一个一直不问,然后就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再也跳不出来。
我们最讨厌的就是冷暴力,很多冷暴力的行程就是因为误会。因为对方陷入沉默或暴力状态的时候,我们不了解他们行为的产生,我们也不愿意去了解,慢慢的两个人之间就产生了隔阂,对话也无法再继续进行下去。所以不管对方说什么话,只要是我们不理解的,都应该及时的询问这一方面可以。加深我们对对方的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我们寻找一个共同目标,丰富我们的观点,共享库对两个人的合作都是很有效用的。
摘抄:当对方陷入沉默或暴力状态时,我们很不幸地出现在了他们行为模式中的“下集”中。因此,错过对事情原委了解的我们会感到非常困惑。如果我们不够细心,就会变得充满抵触情绪。
关键词:确认感受
感悟:说话的语气和表达方式在沟通中影响相当大,其实语气和表达方式的不同更深层次的说就是个人的心态、修养、格局的不同。通过语气表达方式的判断,我们也能够推测出对方说的话和他自己心里面的感受是否是一致的。
我们有的时候也会感觉莫名其妙,为什么一个人明明说着没事,但是脸上的表情却是一脸的不爽,但是我们看到他那个不爽的表情的时候,即使我们知道了,我们也不愿意去寻根问底询问为什么他会不爽。
但是的确通过观察对方的面部表情,可以让我们大致推测出对方现在的心情如何。是否是言不由衷。
我们在对话的时候,最好是能够把自己站在一个第三人的角度,用一种更加冷静的心情去判断了,不要因为对方的一些言语就迷失了自己的观察力。
就像书里面一直在强调的一个安全感的维护,我们可以通过语气和表情判断出对方的心情,对方也会从我们的语气和表情判断出我们的心情。所以我们需要控制我们的勇气和表达方式,让对方感觉到一种安全感。既然他们才愿意毫无保留毫不排斥的把他们的真正想法表达出来。
我觉得可能评论里面有一处讲得比较好,就是可以通过镜子常常观察自己。观察自己能够更好的帮助我们去了解别人,去看一下自己笑的时候生气的时候会有怎么样的微表情变化。
摘抄:当回顾你观察到的表现时,注意控制你的语气和表达方式。实际上,承认对方的情绪就能营造出对话安全感,这个观点并非事实。安全感的营造是因为我们的语气和表达方式可以让对方感受到,我们毫不排斥对方产生的情绪。只要我们做好了这一点,对方就会认为压抑自己的情绪是多余的,从而产生和我们坦率交流的信心。
关键词:不要急于求成
感悟:我觉得不要急于求成,不仅是在对话上面不能急于求成,其实做人做事在很多方面我们都不能够急于求成。急于求成的后果,我就是会得到一个我们根本就不想得到的结果,或者说我们会把一个好的结果变成一个坏的结果。
就像书里面说的,我们去询问对方的想法的时候,我们其实有很多技巧可以去尝试,但是往往我们会选择其中的一两种,当场试了之后我们绝对是。不会成功的,我们就放弃掉了,因为我们感觉前面做的一切都只是徒劳无功,我们就泄气了。
这有点像我在做数学题目的时候。以前做那种大题目,要是我试了两种方法解了两次,我都没有能够把这道题我解出来,我在心里面就已经非常难受,甚至会觉得我可能就解不出来了。不过也有可能是因为当时的确是考虑到了题目,它是有一个时间限制的,因为考试的时候大家的时间都是有限的。
但是在我们观察的时候,我们的时间就很宽裕,但是我们却依然不愿意去浪费这个时间去好好思考。按照经济学的说法,其实我们不断尝试下去,边际效用到底有多大?我们其实是不知道的,但我们在一个未知的情况下就放弃了,我们可能原本会达到的一个很大的边际效用。
我真的觉得不要急于求成,在我们的生活中真的是太重要了。因为我自己是一个比较性子急的人,有的时候就会冲动一点,这本书告诉了我,我一定要能够冷静下来。既然我学习了这么多的技巧,我就要把这些技巧都用上去,不断地尝试去获得一个成功。
摘抄: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我们用不了多久就会失去耐心,让对方感觉到我们先前的努力并不真诚。如果我们太急于求成,结果只会适得其反,破坏对话的目的和尊重感。对方会认为我们的目的是为了私利而了解其观点,根本不在乎其个人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