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丝绸之路:河西走廊之甘肃省博物馆

这是我行走丝绸之路的第一站。

选择兰州作为这次丝绸之路的第一站,而不是西安,是因为西安太熟了,妈妈从小在西安长大的。另外,河西走廊在丝绸之路的形成历史上占据着太重的地位,汉河西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的设立扩大了汉朝对古代新疆的政治经济影响,促进了新疆统一于汉朝;将河西游牧区建设成为农业区,为丝绸之路的畅通提供了方便条件;发展了河西地区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创造了高度发展的古代文明。

图片发自简书App

到了兰州,周二,天气正好,作为丝绸之路之行的重头河西走廊的甘肃省,先去了甘肃省博物馆。

凭身份证登记后进入博物馆,专程去看了上过央视《国家宝藏》节目的马踏飞燕和驿使图画像砖,以及武威天梯山石窟和汉悬泉置汉简等。

选择甘肃省博物馆除了了解河西地方自然、历史、革命史、艺术方面最快捷的方式外,还有一个原因是下一站就是河西四郡的武威郡,即现在的甘肃省武威市,武威最著名的天梯山石窟因修建水库,大部分文物转移到省博物馆,而闻名于世的雷台汉墓出土的马踏飞燕的原件也在省博物馆。

一、铜奔马(马踏飞燕)

1969年出土于武威市雷台汉墓,通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1厘米,重7.3千克。造型矫健精美,作昂首嘶鸣、疾足奔驰状。塑造者摄取了奔马三足腾空、一足超越飞鸟的刹那瞬间。让飞鸟回首惊顾,更增强奔马疾速向前的动势。其全身的着力点集注于超越飞鸟的一足上,精确地掌握了力学平衡原理,具有卓越的工艺技术水平。铜奔马是按照良马式的标准去塑造的,集西域马和蒙古马种的优点于一身,特别是表现出河西走马秉赋的对侧步特征。构思巧妙,艺术造型精炼,铸铜工艺卓越。铜奔马被认为是东、西方文化交往的使者和象征,被确定为中国旅游的标志。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有人注意到铜奔马的表情很二吗?看着好嗨呦!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二、驿使图画像砖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上世纪70年代出土于嘉峪关新城魏晋(220—420年)墓葬群5号墓前室北壁东侧,现藏甘肃省博物馆。砖长35厘米,宽17厘米。画像砖为米色底,黑色轮廓线,上绘一信使,头戴黑帻,着皂缘领袖中衣,左手持?传文书,跃马疾驰。生动再现了当时西北边疆驿使驰送文书的情景,客观真实地记录了距今1600多年前这一地区的邮驿情形,被认为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古代邮驿形象资料。

1982年,在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原邮电部选中“驿使图”为图案,专门单独发行J85《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纪念小型章一枚,用以纪念这一集邮文化界的盛事。1994年我国发行了首款全国通存通兑银行借记卡性质的储蓄绿卡,卡面亦选用“驿使图”,该卡现在已成为中国网络覆盖面最广的金融借记卡,涉足亚洲、北美、欧洲的部分国家和地区,进一步向世界展示“驿使图”的古典美。

三、石窟鼻祖—天梯山石窟

1958年4月,为了解决黄羊河下游8万农业人口的生活用水和17.9万亩的耕地用水,武威市决定在天梯山石窟右侧不远处兴修黄羊河水库。而天梯山窟址恰好地处水库淹没区。为了不让石窟中的塑像和壁画被水淹没,经过有关部门批准,天梯山石窟中大量的塑像和壁画被拆了下来,搬运到甘肃省博物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四、悬泉置汉简

泉置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因出土的汉简上书“悬泉置”三字而定名。

1987年首次发现了该遗址。1990年至1992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发掘,发掘面积3000多平方米,出土15000余枚汉简和17650件各类实物。

面对2000多年前的文字心情实在是无以言表,激动的相机都端不稳。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下一站,河西走廊之武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