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是治愈孤独的良药

你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瞬间?满心期待地向朋友倾诉心事,话匣子刚打开,对方却像打断机关枪似的,噼里啪啦地输出自己的“高见”,完全没给你把话说完的机会。那一刻,你心里是不是涌起一股说不出的憋闷,仿佛那扇刚刚打开的心门,又被“砰”地一声关上了?沟通,有时真的让人又爱又恨,甚至觉得它是一场难以跨越的鸿沟。

我曾是那个在沟通中屡屡碰壁的人。在之前的团队里,我自认为口才不错,想法也多,总喜欢在别人发言时抢着插话,急着表达自己的“正确”观点。我总觉得,沟通不就是要把自己的想法说出去吗?可现实却狠狠打了我的脸。渐渐地,我发现同事们开始有意无意地避开我,开会时也鲜少有人愿意和我深入交流。我就像一个孤岛,被无形的墙隔离开来。每次看到大家有说有笑地讨论问题,而自己却像个局外人,那种失落和挫败感,真的让人心灰意冷。我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真的不适合社交,不适合团队合作?

不甘心的我,开始四处寻找原因。偶然间,我接触到了一些关于沟通技巧的书籍和课程。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一直都搞错了沟通的重点。我太关注自己要说什么,却忽略了对方真正想表达什么。于是,我决定痛改前非,努力去学习那些所谓的“技巧”。我开始尝试着在别人说话时,放下自己的评判,耐心地听他们把话说完。一开始,这真的很难,我的老习惯时不时就会冒出来,打断别人。我也遇到过挫折,有时候即使我努力去倾听,对方似乎也并不领情,沟通依然不顺畅。但我没有放弃,我知道,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

转机发生在一个普通的下午。部门组织讨论一个新项目的方案,一位平时不太爱说话的同事提出了一个大胆但有些模糊的想法。以往的我,可能会直接泼冷水,但这次,我努力克制住自己,认真听他把话说完,甚至在他卡壳的时候,适时地追问了几句,帮助他理清思路。当我表示出理解和兴趣后,他眼睛一亮,开始滔滔不绝地分享更多细节。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连接感。之后,我继续努力实践着学到的沟通技巧:在意见不合时,先寻找我们共同认可的部分,再温和地提出自己的建议;在汇报工作时,先清晰地给出结论,再详细解释原因和数据。我发现,沟通好像并没有那么难,只要方法对了,就能打开一扇又一扇门。

慢慢地,周围的人和事都发生了变化。同事们开始愿意主动找我交流,我们之间的合作也越来越默契。我不再是那个孤僻的“局外人”,而是团队中受欢迎的一员。我不仅收获了更好的人际关系,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甚至因为几次成功的沟通,得到了领导的赏识和更多的机会。生活仿佛在我学会沟通的那一刻,重新充满了阳光和色彩。

沟通,不是口若悬河的表演,而是心与心的真诚对话。当你学会先倾听,再表达;先求同,再存异;先示果,再论因,你会发现,世界的大门正向你敞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