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 | 维护社会规范人人有责,在这件事上幼儿竟比大人更上心?

说到社会规范的维护,我们总会觉得这是政府、官方应该做的事情,但同时,许多文化中也崇尚每个人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做法。

当你看见一件破坏社会规范的事情发生时,你会怎么做?没想到,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竟然还和我们的年龄有关系!

泽小童编辑部翻译整理

如需转载,请联系泽小童



当看见不公平的社会事件时,大多数人都会有进行干预的想法。例如,如果我们看到有人在地铁上被殴打,我们会很希望看到有人见义勇为挺身而出。

可是,同样是阻止不公平的事件,维护社会平安和谐,具体的想法又有差别。一些人认为,社会规范应该由官方或权威人士来执行,而另一些人则强调责任应该由所有人共同承担。

我们的政治立场很可能会影响我们对维护社会秩序的想法,除此之外,根据耶鲁大学朱莉娅·马歇尔及其同事在认知方面的一项新研究,年龄也可能影响我们的想法。


研究小组发现,年龄较大的儿童和成年人倾向于将社会规范的维护视为官方或权威人士的责任,而年龄较小的儿童则将其视为大家的责任。

在第一项研究中,一组84名4到7岁的儿童和36名成年人分成两组,分别观看了一段影片。在第一段影片中,一个人当着另外两个人的面被欺负,这两个目击者分别是欺负者的母亲和路人;另一段影片的故事发生在学校里,当着其他学生和一位老师的面,一位学生受到了欺负。

在看完影片后,两组人都被问到:每一位目击者有多大的义务去阻止欺负的行为?



首先,他们被问到期望问题:他们觉得权威人士(影片中的母亲和老师)有多大可能采取行动?接下来是义务问题:他们觉得是否每个目击者都应该采取行动?最后,强制义务问题询问:两类人物(权威人士与普通人)中哪一方更有义务采取行动?

结果表明,成年人认为权威人士更有义务进行干预,并倾向于认为其他旁观者没有义务采取行动,而且年龄大一点的孩子也有类似的想法。

相比起来,虽然年纪小的孩子们也相信权威人士有最大的义务,但他们认为其他人也有义务去做些什么——也就是说,这些小朋友们似乎认为义务更像是一种普遍的、人人有责的事情。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似乎越来越不确定是否普通人也应该主动挺身而出阻止那些不好的事情。

第二项研究中引入了惩罚的概念, 148名儿童和40名成人观看了两个版本的故事,故事是一个人在公园或学校被欺负的情景。

在一个版本的故事中,违规者的父母或老师是唯一的目击者;在另一个版本中,目击者是路人。参与者回答了同样的期望、义务和强迫义务问题,这次的重点是目击者是否有惩罚违规者的义务。

24.jpg

这项研究和前一项研究的结果有相似之处,成年人认为权威人士比其他人更有义务进行惩罚,年龄较大的孩子也是如此,而四岁的孩子觉得权威人士有义务提供帮助,不过其他人也有义务介入。

综合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幼儿对阻止不公正的、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的态度是:人人有责。但研究小组认为,这并不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权威人士和普通旁观者之间的权力差异,而更可能是因为“人人有责”的想法在社会文化和教育的影响下,逐渐被“尊重和相信权威”的想法所取代。

我们当然希望新一代的孩子们可以有更高的社会责任感,在未来的研究者,着眼于影响这一现象的更多因素,了解到底是哪些文化和人际因素导致了这些变化,这或许将对社会文化倡导的风向与儿童养育思路带来新改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书名异类的天赋作者(英)凯文·达顿(Kevin Dutton)译者金九菊 / 程亚克豆瓣http://douban...
    xuwensheng阅读 6,385评论 0 9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迷月闪星情阅读 10,619评论 0 11
  • 彩排完,天已黑
    刘凯书法阅读 4,325评论 1 3
  • 没事就多看看书,因为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没事就多出去旅游,别因为没钱而找借口,因为只要你省吃俭用,来...
    向阳之心阅读 4,828评论 3 11
  • 表情是什么,我认为表情就是表现出来的情绪。表情可以传达很多信息。高兴了当然就笑了,难过就哭了。两者是相互影响密不可...
    Persistenc_6aea阅读 126,173评论 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