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师今年九十高龄,依然在行医。我虽然也在行医之职业,但没有达到恩师的期望。老人家希望我从事中医,而我在从事放射工作。不过,令恩师欣慰的是,借国家医师政策的春风,我已经考下了中医的执业医师资格,准备继承老师衣钵,从事中医工作。
恩师姓陈,故居保定,家中世代行医。当时在部队医院工作,从领导岗位退下后,军区首长知道他国医传承正宗,技艺精湛,特返聘他到卫训队授课。老师讲了几堂课后就罢工了,因为当时西医是主流,相对直观好学,比如止血,只要记牢动脉部位,按压上方即可。中医理论相对就抽象的多,尤其老师又是传统中医教学,首先就是要求古文基础好。拗口的医古文,艰深抽象的理论讲解,大多数队员听的云里雾里,有的更是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所以,老师一怒离开,不讲了。
还是军区首长出面,好说歹说,老师才同意开小班,他亲自考试,挑选学生。一百多名学员参加考试,笔试后剩下不到三十人,面试后只留下我们四个人。面试题很简单,就一句话:“何以为医?”也就是问你为什么要当医生?回答什么的都有,最多的是:“为了人民的健康和幸福。”还有的回答诸如:“医生是个高尚的职业,受人尊敬;医生收入稳定等等。”这些都被淘汰了。
我的回答是:“我父亲是做医生的,他想让我从医,我也喜欢从医。”想不想知道另外三个人的回答?
大师兄的回答是:“家里穷,老人看不起病就硬抗,所以立志学医,尽孝心让老人安度晚年。”
二师兄的回答是:“小时候见过传统中医治病救人,一位农民干活时中暑昏迷,村里老中医正好也在旁边田里干活,那时候很多医生都是半农半医,只见他不慌不忙,从地头槐树上掰下根刺,在农民的头上、指尖上点刺几下,然后抬到树荫下,不一会儿就缓过来了。感觉很神奇,想学这本事。”
小师妹回答:“为仁者医。”开始我们三个是不懂的,后来小师妹解释道:“为了成为仁者而学医、行医。怎样为仁者医昵?就是行医不求财,见急症必救之,见贫病必济之。”老师拂手大赞,后来我们才知道小师妹是老师的外甥女,为仁者医,是老师的家训。
第一堂课是学《黄帝内经》,小师妹读一段,老师讲一段。上午讲课,下午带着我们去山村行医。这种行医是真正的行医,过去要举一幡子,上书神医济世什么的,还有摇铃。当然现代早就没有这种江湖游医了,但老师讲,这里面也是藏龙卧虎,有一部分人是有真本事的。他就见过一个江湖游医治噎嗝,也就是现代所说的食管癌,晚期不能进食,只能等死。方法是在胸前贴膏药,几贴下去,患者呕出烂肉快,居然可以进食了,再服用配置的药粉,能延数年之命。至于医金,是让患者看着给,没钱给粮食都成。
我们去的山村都位于深山,部队派军车拉着药品、给养跟我们去。这些村子里的病人,很多都是慢性病,找老师看过,然后就很少再去。因为交通不便,还没钱,老师就问清住址,送医上门。
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名患有类风湿的病人,男性,45岁,四肢畸形,疼痛难忍。家人送他来我们部队医院,不是因为病送来,而是他喝农药自杀。好不容易把他救活,可他还是不想活,老师跟他说:“这病能治好。”他说:“没钱。”老师说:“没钱也能治。”当时他眼里就闪出光亮,再不象原先死气沉沉。
老师带他在山上认识并采摘中药,有伸筋草、络石藤之类的,还嘱咐他多捉些蝎子焙干,然后熬药喝。半年后,畸形虽然难以恢复,但不疼了,并且身体越来越好,可以下地干活了。我们走的时候,他跟着其它患者一直把我们送到村口,走出很远偶一回头,看见他居然跪在那里,双手合什举过头顶。那一瞬间,我心灵被深深地震撼到了,从此树立了从医为仁的信念。
曾经问过老师为什么不选回答高大上的,比如为人民健康贡献终身,这些回答更接近为医者仁啊。老师说:“学医选徒弟,首先要选喜欢和有动力的,才能终身执业不悔。回答书本化,程式化,说明根本就没想明白能不能终身从医。学医不易,教徒更不易,将来好不容易出师,因为其他行业更具诱惑力,他跳槽了,岂不是白白浪费时间。学进去了,言传身教之下,自然会树立为医者仁的思想。”
老师教学,不拘一格,不仅教授书本上的知识,更是深入贫困山区,手把手教我们治疗顽疾杂病。用药或西药、或中药、或偏方、或针灸、或推拿。他告诉我们师兄妹几个,将来有机会要象传统的走乡郎中一样,去全国各地走走,开拓眼界、增加医疗经验。他年轻时曾经去过西藏,遇到个被狼咬伤头部的牧民。当时已经感染化脓,发着高烧,老师用了抗生素和清热解毒的中药,都不能控制病情。万般无奈之下,牧民的家人请来了寺院的喇嘛。喇嘛看了看伤口,说:“这是长生天降下的惩罚,想健安,治好后要顶礼神山。”家人恭敬地伏地答应下来,喇嘛从脖颈摘下串珠子,小心解开,取下几颗,应该是玛瑙、琥珀、天珠、绿松石之类。找来块皮子包上,要来锤子就砸碎了,然后让家人碾成粉末。又找来块狼皮,剪下些狼毛烧焦,碾碎同先前粉末掺在一起调匀。嘱咐家人一半敷伤口,另外冲服。天亮牧民的烧就退了,意识也逐渐清醒,转危为安。
喇嘛告辞离去,牧民摘下胸前首饰送给喇嘛,喇嘛没要,摆摆手就走了。牧民所带的首饰价值不菲,因为牧民游移不定,挣到钱都买成首饰随身携带。几代人的浓缩传承,随便一套挂饰,搁现在北京二环内买套房子绰绰有余。牧民当时就那么送,喇嘛当时就那么随意摘下来就砸。他们不知道首饰贵重吗?不,他们很清楚,不过,在他们心中更宝贵的是治病救人。这就是仁,超越了金钱和贪欲的仁。这个“仁”现在我们有没有啊?当然有,我们妇幼院的这些免费检查项目就是“仁,”实实在在治病救人,减轻人民负担的“仁”。
诚然,我们不如高原人民单纯、富有而又有信仰。有时为了几两碎银不得不背离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但就象老师教诲的那样,为医者仁终得硕果,当你老去得时候,你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后悔,不会因为高官厚禄而失落,不会因为为富不仁而落下骂名。只要踏踏实实行医为仁,党和国家就不会忘记你,人民就不会忘记你。让我们共同努力,克己复礼、行医为民、求仁得仁吧。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