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问题还给孩子 ——大班幼儿跳绳整理的问题解决策略

        今天户外活动结束,孩子们带着跳绳回到了教室,他们一窝蜂似的向挂跳绳的栏杆走去。顿时,挂跳绳的栏杆地方人满为患。有些幼儿按照之前老师讲的挂绳要求将绳子挂在栏杆上,有些幼儿将绳子的柄端从栏杆的缝隙中努力往下插,有些幼儿看着人多干脆将绳子扔在地上,朝教室走去。有些幼儿直接将绳子从栏杆的装饰洞穿过挂好。等到孩子们都已远去,我看着这些挂的不一的绳子,它呈现的其实是孩子们不一的能力表现。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我们不能用同一把尺子来衡量幼儿,但是,当孩子呈现出不一样的能力,我们固然要分析能力表现背后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只有这样,找到症结处,方可对症下药,解除疾苦。

        为此,我将自己的所见变成所想:孩子们目前挂绳子的整体情况——导致孩子们挂绳能力不一的原因——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餐后活动时,我就孩子们是如何挂跳绳方法以及在挂跳绳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有什么发现画出来,以下便是孩子们挂跳绳的情况。

1.将绳子其中一个手柄穿过栏杆挂好后,绳子容易滑落下来。

2.将绳子手柄对齐,另一端的绳子穿过栏杆,手柄一端再穿过洞洞,取下来时绳子容易打结。

3.栏杆太高,挂绳子的时候必须要站上去,才能挂到栏杆上,有些危险。

        对于孩子们在挂绳子中的问题和发现,我们进行了分享交流。

      针对绳子容易滑落,我们可以用方法2打渔结,针对取的时候打结我们可以两根绳子同时取。针对栏杆高的问题,我本认为这是一个安全问题,但是,爬到10公分高的栏杆上挂绳子就是一件危险的事,那我们的户外活动都有危险了,当然,这是一个危险点,在挂绳子的时候孩子们要注意这里的安全,老师也会多关注这里的。

        后期,针对还不会挂跳绳的幼儿,可以提供挂绳步骤图,以帮助幼儿进一步学习挂绳。忽然间想起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一段广为流传的话:“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语句非常的优美,非常的诗意。他告诉我们的是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教育真正的价值是一种启蒙,一种唤醒,一种打开,一种点燃,一种开悟,一种得道……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