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哇哇……”还没有走到儿保科打预防针的诊室,就听到一个小朋友撕心裂肺地叫“妈妈,快来救救我!妈妈,快来救救我!”当我们走近打预防针诊室门口,看到一个5,6岁的小男孩拒绝打针,孩子的爸爸拼命抱住他。然而由于孩子动作太剧烈,护士始终下不了手,没有办法打预防针。
“哥哥,哭没有用的,哭也要打的。”滋滋拉着小哥哥的手,轻轻地说。小哥哥哭得更厉害了。护士阿姨让小哥哥的爸爸把小哥哥抱在一边,冷静一会儿,先给滋滋打。很快要配好了,给滋滋打了,滋滋勇敢地把胳膊伸出去,不过把头扭向搭在我的肩膀上,不敢看护士阿姨的动作。在针头扎进去的时候,滋滋的身体缩了一下,随着滋滋“哎”地一声,护士阿姨已经将预防针打好,拔出针头了。阿姨连连称赞,“你家宝宝真勇敢,平时你们是怎么引导她的啊?”
打针是孩子的成长历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经历,哪怕身体再好,预防针还是少不了要打的。为了防止孩子打针时的嚎啕大哭,情绪崩溃,我们平时从这5点对于孩子进行引导的:
第1,亲子绘本共读,让宝宝知道打针是怎么一回事。
滋滋从小,我们就给她读了很多绘本。关于打针,我们一起读过一本《我不怕打针》的绘本。绘本中,主人公俊赫感冒发烧了,可是他不去医院,因为害怕打针,就像所有的小朋友害怕的那样。他先后把自己幻想成强壮的狮子、懒惰的小猪、慢腾腾的乌龟、灵巧的松鼠、结实的鳄鱼等,但是最后打完针又变成了他自己。这是一本帮助孩子克服打针恐惧的幻想绘本。在阅读绘本的同时,滋滋认识到打针也不是特别恐惧的事情。
第2,看打针动画片,和宝宝一起玩做医生打针游戏。
滋滋小的时候,看得最多的动画片就是巧虎,巧虎动画片里有很多关于小朋友成长的好习惯,其中有一场就是关于巧虎不怕看医生的。巧虎生病了,妈妈带他去看医生。巧虎在医生的指导,看了病,找小兔护士抽血等一系列的事情。后来医生表扬巧虎,还奖励了巧虎一张勇敢贴纸。
我们买了一套做医生的玩具,平时我们在家里和滋滋一起做医生和病人的游戏。有时候滋滋做医生,我们大人做病人。当她像模像样地拿起针来给我们扎一下时,我们会夸张地做出很疼的表情。滋滋就会说“你要勇敢哦,像巧虎一样,不要害怕打针哦”。有时候我们大人做医生,滋滋来表演病人。当我给她扎针时,我会用玩具针管稍微重一点碰到她(这样让她对打针会有一点痛,产生真正的认识),滋滋一般都会很入戏地说:“打针有点疼,但是我很勇敢,我不哭!”
第3,告知孩子打针的必要性,不用去医院打针吓唬孩子。
日常生活中,总是听到一些人对宝宝说“你不听话,就叫警察把你抓起来”,“你不乖就叫医生给你打一针”……这样让孩子对医生,对警察产生恐惧感,一听到医生就害怕,更不要说打针了!
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会有生病看医生的时候。我们日常告诉滋滋,着凉了会感冒,吃错东西了会拉肚子,摔跤了会跌破皮……这些都是很难过很痛苦的事情(孩子自己有切身体会)。当发生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希望减少痛苦,那么我们就可以请医生帮助我们,这样就好得快。由于这些概念的灌输,滋滋意识到看医生、打针也是很平常的事情,而且是对自己有利的事情,自然也就不抗拒医生,不抗拒打针了。
第4,不欺骗不隐瞒孩子,告诉孩子事实,鼓励孩子勇敢面对。
打针会疼的,有些家长为了说服孩子接受打针,就再三地哄骗孩子,一点都不疼,没事的。结果针扎进去真的非常疼,而孩子又没有心理准备,肯定会大哭大闹的。
滋滋一开始打针,在等候的时候都会问“妈妈,你说疼不疼啊”?我会告诉她,疼的,可能比我们在家里做医生游戏时打针还要疼一些,有点像有一次你拿奶奶的缝衣针玩,戳到手了那样疼。不过,如果你不动,不哭,勇敢地配合护士阿姨的话,这个疼痛很短暂;但是如果总是哭,动来动去的话,这样护士阿姨不好打,可能会更加疼一些。“哦,我不会动,也不会哭的。妈妈我很勇敢的,你放心!”滋滋像给自己打气一样对我承诺。
第5,及时表扬孩子,认可孩子的表现。
果然,轮到滋滋打针了,她一点也没动。当针头扎进去的时候,我看到她双眼紧闭,小手微微地抖了一下,不过她咬着嘴唇,一动也不动。很快,打好了,针头拔出来了。滋滋也舒了一口气,护士阿姨不停地说“这个宝宝真乖,一动不动的,这样我打起来就方便多了。”“刚刚妈妈看到你眼睛闭起来了,肯定有点疼吧,但是你没有哭没有动,你真是一个勇敢的孩子!”每一个人都需要别人的认可和尊重,孩子也一样。我们在孩子有好的表现时,及时肯定,这样她自己也会为自己的行动感到自豪,当下一次遇到类似情况时,就会更加坚强!
我们通过以上5点对孩子进行引导,孩子不仅自己打针不哭,还能安慰别的小朋友。亲爱的朋友们,关于孩子打针,你们是怎么引导的?欢迎通过评论,转发的形式参与讨论哦!
育儿路漫漫,所幸有你陪!我是有滋有味妈妈,家有学霸滋滋姐姐和萌宝味味妹妹,欢迎大家关注哦!更多的育儿欢乐和坎坷,大家一起来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