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亦舒的小说《承欢记》里,爱情也许并非重点。
承欢,承欢膝下。麦承欢人生的前二十几年其实是在为父母而活。她想拯救母亲于贫困的生活中,她希望可怜的母亲幸福。后来却发现,她不过是个被母亲“榨干”的可怜虫。
当爱里总是掺杂着伤害,那么,人会失去辨别能力。
一、麦太太送给女儿的“嫁妆”
麦太太曾充满歉意地对女儿说:“承欢,妈妈真是什么都没有给你。”
她错了,她给了承欢生命,又将她养大。在承欢结婚之前又送她特殊的“嫁妆”:百般刁难。似乎生怕承欢顺利嫁入好人家。
麦承欢自知是穷人家的女儿,从小活得谨小慎微,犹如在钢丝上行走。好好学习,15岁便利用课余时间挣零用钱。毕业后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而且,她找到一个家境富裕的男朋友,男方可以承担买房和结婚的费用。
麦承欢为自己思虑周全,免去父母烦忧。但麦太太仍不满意。
麦太太抱怨男方给承欢的方钻不够闪亮,“钻石不像灯泡有什么意思”,让她换圆钻。承欢为讨母亲欢心,乖乖去换。当然,4克拉的钻戒由男方买单。
见男方父母前,麦太抱怨连一件体面的衣服都没有。麦承欢便带一家人去购置衣物。
男方家里出手阔绰,不仅购置了房子,甚至连家具都安排好了。唯一的问题在于,男方家不喜欢摆酒席、办婚礼。这倒也无妨,承欢和辛家亮将出国度蜜月。
但是麦太太却借机发作,大闹一场。表面上她是为女儿着想,心疼女儿连个婚礼都没有。实际上,她考虑的是自己。她在家大哭,“我一生没有得意事,一辈子迁就,就是这件事,我誓不罢休。”
麦承欢百般讨好,却处境艰难。“母亲处处刁难她,企图在女儿的婚礼上争意气,多年来的委屈欲藉此发泄到她身上”。稍有不慎,母亲就给她扣上不孝的罪名,“你就这样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因为麦太的搅和,所有人,包括男方父母在内,都要围着麦太太转,去哄着她,让她高兴。
辛家亮的母亲特意来拜访麦太太,假意跟麦太讨教厨艺,哄得麦太开心。并且男方同意办婚礼。麦太这才罢休。
可就因为她的一系列“搅和”,让承欢的婚事拖延,节外生枝。
承欢曾经想过,若是没有母亲干涉,那她和辛家亮早就顺顺利利地结婚了。但承欢不能怪母亲,因为母亲是个可怜人。
承欢处处为母亲考虑,但是没想到,母亲送她的“嫁妆”,是毁掉她幸福的人生。
二、就算住进大房子,也仍是怨妇
小说里,麦太太总是抱怨,家里太穷,房子太小,丈夫没本事。她年轻时可能相貌姣好,自以为嫁给麦来添是亏了,所以一生都觉得不甘心。
麦承欢知道,“母亲终身愿望是飞出去”,搬离狭小的廉租屋。她自幼目睹母亲的不幸,曾希望靠自己努力,让父母住上新房子。其实以她的薪水,买房近乎是奢望。但为了母亲的幸福,她愿意努力。
奇迹居然发生了,麦承欢意外继承了一笔遗产。承欢爷爷的姨太太,私吞了麦家的财产。多年来,善良的麦家父女一直不计前嫌,孝敬那位跟他们没有血缘关系的姨太太。
麦承欢习惯去讨好长辈,所以她独得祖母的青睐。祖母走后,承欢成了麦家财产的继承人。她有钱后做的头一件事,就是给父母买了一套大房子。她希望母亲可以幸福。
新房子里,搬进了旧家具旧家电,这像一个隐喻。
麦承欢不知道,房子不过是个外壳,住在里面的人才是重点。人没变,换什么房子都是徒劳。
没过多久,麦承欢的父母就开始抱怨,房子不好,不该买房子。麦太太甚至怀疑是新房子影响了家人的运气,天天哭泣。
麦承欢终于累了。她看到母亲有了新房子,依然和从前一样,强势跋扈,干涉儿女感情,整日愁眉苦脸,满腹怨言。
她想改变母亲的人生,后来才发现,原来母亲从未想改变自己。
三、善良版的“曹七巧”
小说《承欢记》中的麦太太,名叫刘婉玉。
刘婉玉的心理一直是匮乏状态。童年时期,她是个可怜的小女孩。小孩子只有剩饭吃,父亲却让刘婉玉去给他打热豆浆。刘婉玉路上把鸡蛋摔破了,心惊胆战。回家被父亲发现,因为半个鸡蛋,刘婉玉被怀疑偷吃东西。
年轻时,刘婉玉嫁给了一无所有的麦来添。二十多年来,省吃俭用,在温饱线上挣扎,还要补贴娘家。含辛茹苦养大儿女,连车都不舍坐。
她自己没有能力改变,便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儿女之上,尤其是女儿。她给女儿母爱,暗中却在“压榨”她。
刘婉玉是个善良版的曹七巧。
曹七巧是张爱玲的小说《金锁记》中的人物,哥嫂图财,把她嫁给有钱人家的残废少爷。她没有正常的生活和感情,还要时常忍受婆家人的冷嘲热讽。丈夫走后,她获得了遗产,但是心理却变得扭曲。她毁掉了儿女的婚姻。她不幸福,也让儿女得不到幸福。
麦太太善良,不像曹七巧那样明目张胆地使坏。但是,麦太太这种人也很可怕。她的行为看似合情合理,但结果却仍是干涉甚至毁掉了女儿的幸福。
麦承欢知道,“母亲其实亦秉承外公那一套,只不过她没有叫女儿去买早餐,她叫女儿去办酒席,都是违反子女意愿施展父母特权牺牲孩子使自己得益。”
四、贪得无厌的麦太太
人是会心理扭曲的。《承欢记》小说中,麦承欢看着母亲,就知道“被生活逐日折磨,人会面目全非”。
麦太太无法责备她的父亲,无法离开丈夫麦来添,她便把这种怨恨,转嫁给女儿。女儿事事周全,无可挑剔,那就给她人为地制造“罪名”。
麦承欢从来没有嫌弃父母贫穷,可是麦太太会说她嫌弃父母,嘲讽她:“你是怕人说你把孩子寄养在廉租屋里吧?”。麦承欢简直是百口莫辩。
伤害是可以转嫁的。
就像小说《半生缘》里的顾曼璐那样,一大家子人榨她,靠她养活,当她走投无路时,她只能祸害自己的亲妹妹顾曼桢,来保住她赖以为生的婚姻。
曼璐的潜意识或许是,我为了家人受了那么多苦,让曼桢牺牲一下自己的幸福又有何不可呢?为什么我能牺牲自己供养弟妹,妹妹就能当贞节烈女?
一个可怜的人,除非他自己觉醒、改变,并会自我开导,保证心理健康,否则她就可能转嫁矛盾,以爱之名,榨取别人价值。
麦太太没有自我,她没有能力自省和改变。她以为自己是个可怜人,又对承欢有养育之恩,所以她便是个无错之人。她有恃无恐,一味放纵,因为她知道女儿会原谅她。
她那“恶”的一面隐藏得太深。麦承欢用了二三十年,才发现母亲的爱里夹杂的伤害。“母亲索取无穷,咄咄逼人,她每退一步,母亲就进攻一步。”
《承欢记》小说结局,麦承欢决定不再“承欢”,她受够了讨好父母,决定首先做好自己,再想其他。这对我们似乎是个启示,了解他人,然后尽力过好自己的人生。
(本文图片均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