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特《摇篮曲》(Lullaby, D.498,1816)

  “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
  家喻户晓的摇篮曲背后,有一个非常传奇的故事。
  19岁,对于许多人来说,正是意气风发、没有什么忧虑的年纪,但彼时的舒伯特,已被疾病与穷困缠身,饥肠辘辘倒是家常便饭的事情。这一天晚上,他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希望能够碰到一个可以借他点钱的熟人,因为他又没有能拿来吃晚饭的钱了。但在街上饿着肚子溜达了许久,也没有碰到一个可以借他钱的人,无奈之下,只有先走进一家酒店,且看进去了能不能碰到点运气吧。
  在酒店的一张桌子前坐下,翻阅桌上的一张旧报纸,突然发现了一首小诗:“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妈妈的双手轻轻摇着你......”,作曲家被这般动人、朴实无华的诗打动了,灵感突现,于是迅速拿出笔和纸,写下了这支曲子。
  他将这支曲子交给酒店老板,酒店老板一个不懂音乐的人,被这支曲子优美的旋律打动了,得知舒伯特已经是一个没有钱吃晚饭的窘迫之人了,老板送了他一份土豆烧牛肉。现在看来,我倒是觉得,这家酒店的老板却是一个懂音乐,也懂生活的人。
  类似这样的故事,真假无从考稽,有认真的人总要去辩个水落石出,有丝毫不关心的人则嗤之以鼻,我则一如既往地宁愿相信这样的故事,因为辩出个真假,终究无伤大雅,更何况这个故事如此地优美动人,选择相信它,何乐不为,但让我选择相信这个故事的最大动因,则是作曲家写下的那600多首音乐里面,有着那么多乐观、柔和而又美妙的乐曲。
  舒伯特被称为“歌曲之王”,因为他在短短三十一年的生命里,写下了种类众多且优美的乐曲。以诗为灵感作曲似乎是他的特长,“他为不少诗人如约翰·沃尔夫冈·歌德、弗里德里希·席勒、海因里希·海涅、威尔赫姆·穆勒等的作品写了大量歌曲,(他)把音乐与诗歌紧密结合在一起。”
  “歌曲之王”的音乐里,常常流露出类似这首《摇篮曲》一般的温柔,乐观、祥和乃至于幽默,也常常流露于他的乐曲之中,若是造物者能再多给予他一些岁月,“歌曲之王”必然能创造出更多美妙的音符,沿着时间的轴线飘扬下去。
  https://c.y.qq.com/base/fcgi-bin/u?__=lqGzL6
  参考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8%92%E4%BC%AF%E7%89%B9%E6%91%87%E7%AF%AE%E6%9B%B2/2602568?fr=aladdin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