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学《诗经》第27天,2021年3月20日

邶风⑴·绿衣⑵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⑶。
心之忧矣,曷维其已⑷!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⑸。
心之忧矣,曷维其亡⑹!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⑺。
我思古人⑻,俾无訧兮⑼。
絺兮綌兮⑽,凄其以风⑾。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⑿!
【注释】
⑴邶(bèi)风:《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今存十九首。邶,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地在今河南省汤阴县东南。
⑵衣:指上衣。
⑶里:衣服的衬里。
⑷曷(hé):何,怎么。维:语助词,没有实义。已:止息,停止。
⑸裳(cháng):下衣,形状像现在的裙子。
⑹亡:用作“忘”,忘记。
⑺女(rǔ):同“汝”,你。治:理,纺织。
⑻古人:故人,古通“故”,这里指作者亡故的妻子。
⑼俾(bǐ):使。訧(yóu):古同“尤”,过失,罪过。
⑽絺(chī):细葛布。绤(xì):粗葛布。
⑾凄:凉而有寒意。凄其:同“凄凄”。以:因。一说通“似”,像。
⑿获:得。
【创作背景】
关于《邶风·绿衣》的创作背景,古人认为是庄姜夫人因失位而伤己之作。如《毛诗序》云:“《绿衣》,卫庄姜伤己也。妾上僭,夫人失位而作是诗也。”孔颖达《毛诗正义》从之:“作《绿衣》诗者,言卫庄姜伤己也。由贱妾为君所嬖而上僣,夫人失位而幽微,伤己不被宠遇,是故而作是诗也。”今人一般认为《邶风·绿衣》是一男子悼念自己的亡妻之作。诗人目睹亡妻遗物,倍生伤感,由此浮想联翩,写下此诗。根据诗意,此诗应作于秋季。
【简析】
此诗古人认为是庄姜因失位而伤己之作,今人一般认为是男子的悼亡之作,是中国文学史上传世最早的悼亡诗。主人公看到妻子亲手缝制的衣裳,睹物怀人,内心充满悲伤,表达了丈夫悼念亡妻的深厚感情。全诗有四章,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构思巧妙,由表入里,层层生发,情感表达含蓄委婉,缠绵悱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