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大学生涯的最后一个寒假

不想去算已经上了多少年学,总之感觉时间很久了,以前总以为这段路还很长,一辈子就会这样,但再长的路也有尽头,那一句“久作长安旅”也该用往别处了。

一切都是静悄悄的。我在这个寒假也安静下来。

以前的寒假总会有一些安排,或者去政府见习,或者到外地打寒假工,总之要找一些事情来做,但是这个寒假没有,它的意义是以前无法代替的,它意味着家,意味着亲情,意味着游子远离前的告别。短短一月有余,欢乐也好争吵也罢,我都把它看做幸福。

所幸今年春节全家能够聚在一起,年夜饭不再冷清,门前过往的车辆也不再那么刺耳。假期每天安排的也很平淡,洗漱完后,戴上眼镜阅读一篇古文,然后拾起昨日未读完的书,下午会选择午睡或出门溜达,晚上一边烤火一边看电视,上床躺下后习惯性的看看新闻、翻翻电子书。假期的每天就这样过去了,但能陪在父母身边,内心深处自然是充满欣喜的。

回顾自己的求学之路,想来真是感慨万千,有时觉得自己能够进入大学也是一种幸运,一次偶然。从汉水流域走向古都长安,很想文艺的称自己为“小镇青年,”但又顾忌到自己根本不配,这四年以来所作所为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最为恰当之处是拿高中班主任老李的一句话骂自己“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切不谈现今大学的弊端在何处,我对大学是充满感激之情的,夸张一点,就如同不白来这人间走一遭,以清洗自身的“粗俗之气。”

这四年我是“战战兢兢”度过的。有人说大学可以随意任性,其他人便跟着任性去了,但我不敢,也没有这样的资本,每天逼着自己早早起床,最迟不能超过九点,也不知道一觉睡到十二点是什么样子,难道是为了省早饭的钱?不至于吧,我知道睡懒觉在农村是最被看不起的。

总得说来,大学做了最不后悔的两件事:一是读书,二是献爱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