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学习了下坐,方便5行,以及正修行。
本周感冒状态不好,缘务比较多,收获有4点:
第一点,对止观以及次第,有了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对整个修行的次第也有了一个较全面的认识。止观坐禅法要,学完以后就对止观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知道当止应该怎样修,观应该修哪些东西,心里都有了明确的认识,这样在我们接下来的学习中就不会再乱拔毛了。并且如果没有学七年级就从头走的话,总是有一种心不甘情不愿的感觉,现在如果从头学的话,就知道哪些是重点,哪些东西要完全理解,而且还要落实到生活中,能完全理解反复串习的意义和价值了。
第二点,对自己当下修行的状态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修行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为我们进度比较快,所有的内容都是蜻蜓点水,水过鸭背。所以说我们当下都有一个状态,就是没有境界的时候,感觉自己在修行有了对境,就被打回原形,甚至感觉自己在退行,有一种无力感,很茫然。现在知道了原因,在接下来的修行当中,就要针对这些状况扎扎实实的前行。
第三点,关于感恩心和惭愧心。师父说要想进步快,首先要基础扎实,第二要有感恩心,基础不扎实,我们知道我们走的太快了,但是没有感恩心是什么原因呢?我发现是因为我没有惭愧心,比如说小曾说每天的翻了小视频,没有听法,感觉到很懊恼,很惭愧,但是我每天也翻,尤其这一周我就总看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但是也没有惭愧心,那我为什么没惭愧心呢?是因为我的傲慢心特别强大,傲慢心重的人就觉得自己做的事情都是对的,没有错。我的傲慢心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我发现是我喜欢观别人的过失缺点,好埋怨人。每天老孙的过失,埋怨老孙,他什么事情做不好,我就打击一下,再否定一下,他做的好的方面,他付出的所有的东西我都会觉得理所当然,缺少感恩心,当我没有感恩心的时候,我做什么事情都是理直气壮的。在生活中没有感恩心,跟家人的相处,跟亲朋好友的相处,跟同事相处,就不会那么融洽,所以虽说我是一个修行人,但身边的人并不没有看到我比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有哪些更高明的地方,或者值得学习的地方,甚至看我比他们更自以为是,更愚蠢。到了修行中,因为没有感恩心,对师父对道友就没有真诚心,当然学法也进步就很慢,法不入心!而我自己因为没惭愧心,还自以为是,觉得自己是修行人,比不修行的人强,甚至比那些修行的人都要强一些,因为觉得咱们特别精进。这是我修行中一个很大的误区。所以师父强调:知见立知,为无明本。心理学上说,看见即疗愈!看不到自己的问题是最可怕的!我的话说三遍,以后不要观任何人的过失,只看别人的长处好处,随喜赞叹!
第四点,我发现我在修行中,常常会很盲目盲从,也不知道这样做是为什么,反正就跟着干。本周法义说,行、住、坐、卧、做事,包括每天做早晚课、闻法,都要知道自己做这件事的动机和目的,然后知道它的意义,知道他的结果是善是恶,这样做才有价值,但是又说,一切都是空的,不要执着,这个世界都是虚幻的,梦幻泡影,无我无他哪有什么意义?哪有什么价值?这就是要做事时时保持觉知,不管善的恶的,心里要有数,恶的不去做,善的做了也不能执着。但我不做则已,做了就会执着,一边做着不要当真,就像演戏一样,太难了。以后在做事方面要多下功夫,要时时提醒自己。有一天我的觉知能力还好,但是有几天呢,就把什么都能忘掉,把师父都能忘掉。凡夫修行就是进一步退三步啊。
其实这三周的内容,我都学的有点稀里糊涂,因为忙的原因,很想从头到尾再学一遍,但是又没时间,就这么随意的打发了,现在学习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学完以后觉得不能深入,都是浮在表面,刚刚觉得学的有点感觉了,准备要深入呢,又匆匆忙忙的开始学后面一章,就这样忙忙碌碌的,每一周都囫囵吞枣,空耗时间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