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道”其实很简单

很多人都觉得老子的“道”晦涩难懂,这源于他们在读《道德经》第一章时,就被下文搞晕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

我把它译为:

“道”这种东西,如果你以为可以用语言说出来,那你说的一定不是真的“道”;

“名”这种东西,如果你可以用文字去命名,那它就不是真的“名”。

“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态;

而“有”,则是宇宙万物本原的命名。

因此,我们要从“无”中去洞见“道”的奥妙;要从“有”中去洞见“道”的端倪。

“无”和“有”,源头都是一样的(都属于“道”),只是称呼不一样,都可以把他们归到“玄”类。

他们是对“玄”的“玄”,就如同对思想的再思想一样,这说明悟“道”才能打开生活中一切奥妙的大门。

从上面的译文可以看出,“道”其实就像禅里面的“不可说,一说即错”。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道”是抽象的、形而上学的,没有人真的能用思想完全见到它。既然没人能用思想完全见到它,自然也就说不出“道”完完全全长啥样。

即使聪明绝顶如老子,他也认为自己没有完全悟懂“道”,所以说“道可道,非常道”。

其实不止老子,在西方有一个被公认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苏格拉底,他也认为自己不懂“道”,自己唯一知道的就是自己很无知。

在我看来,苏格拉底说的非常对,他离看见“道”已经很近了。

因为人越认为自己“无知”,其实离“道”越近。

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大道至简”。“道”甚至可以简单到只用一句话来概括:“只要你真正地意识到自己无知,并为了告别无知而去努力学习,去给自己的智慧增值,那你其实你就是活出“道”了”。

当然“知易行难”,知道“道”不难,但要做到“知行合一”对很多人来说,却是很难的。

这跟人性的弱点有关,嘴巴说说只需调动系统1就可以,但是持续行动并不断精进却需要经常调动系统2。

人不仅是认知的吝啬鬼,更是行动的吝啬鬼,这是人作为“智人”的最大悲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计算UIImage图片大小: -----------2017年7月21日 周五 -------------- 在发...
    东岳哥哥阅读 39,049评论 11 41
  • 你和你的朋友正在玩棋子跳格子的游戏,而棋盘是一个由n个格子组成的长条,你们两人轮流移动一颗棋子,每次可以选择让棋子...
    X_Y阅读 414评论 0 0
  • 钱,可能是最热的词了,可能是大家最关注的东西之一。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对于绝大多数人(我本人也在此之列),是万万...
    精英读书会sq阅读 508评论 0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