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同事的求助,你会怎么做?

(图片来自网络)

场景:

小C在工作中遇到一个非常紧急的问题,向同事求助,同事没有马上告诉她方法,反而先指出她的不对,说她不应该那么做,然后絮絮叨叨跟她讲了很多。

小C心里默想:“我承认你们说的话没错,但对于我当下解决问题有帮助吗?难道不能先帮助我解决燃眉之急,然后再来跟我沟通我需要改正的地方吗?”

我们在工作中可能会碰到类似的问题,上述的场景只是其中之一,碰上了一个爱说教的同事,可能会耽误一些解决问题的时间,错过最佳时机。

面对同事的求助,如果是你,会怎么做呢?

无论是小C还是她的同事,她们只是立场不同。诚然小C的行为并不值得肯定,平时没有做好自己的工作,关键时刻,碰到棘手的问题,自己就卡壳了。但是她的同事也忽略了一个现实:此时不是讨论谁对谁错的时候,解决当下紧急的问题才是重点。

(图片来自网络)

面对这种紧急情况,有一种可取的方法是:

先一起解决当下的问题和困难,把工作的危机化解;下一步,讨论小C的问题,指出她需要提升的地方,在以后的工作中来改善。

这恰好也说明了我们在工作中值得采纳和使用的一种方法就是:

目标导向,以结果为衡量标准。

这么做的意义和好处:

1. 迅速找准问题的核心,针对重点问题来解决,化解当下的危机。

谁对谁错不重要,达成结果才是最重要的。

2. 态度分明,先解决事情,再来沟通人的问题。

面对这样求助的同事,如果每次都帮她救火,会让她产生一种依赖和错觉,以为每次都能够化险为夷,而忽视了自身的问题。

所以,事后必须当面跟她沟通她的问题,让她有机会得到提升,避免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

(图片来自网络)

但如果不是在紧急情况下,而是平时的工作,我们最好应用相反的方法,那就是:

先解决人的问题,再来解决事情。

这有别于我们通常所说的“对事不对人”。

理由如下:

事情是人做出来的,人不改变,仍然会犯同样的错误,所以,人变了,则事情就变了;人的问题解决了,事情也就解决了。

在工作中,具体使用哪种方法,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转换。记住一点,事情是死的,但人是活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支付流程的设计,如网关、快捷、代收代付、账户余额 2. 对账相关、差错处理、退款、补单处理、清结算改造、后台...
    Jin1900阅读 1,966评论 1 1
  • 夜深人静 思绪在一片空白中找寻着归宿 身体自然而真实 裸露在梦的怀抱里 以梦为马 你想驰骋在灵魂的原野上 追随自由...
    忆清欢阅读 326评论 2 3
  • 中国有句老话叫“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说的是男人怕入错了行业,从事自己不喜欢或没有前景的工作,女人担心自己嫁错...
    P与N的协奏阅读 141,220评论 473 5,228
  • 今晚看了一篇文章:唠叨是把小刀子 家庭生活中,并不是说话多就叫唠叨。称得上“唠叨”的,是那些随口而出的、不断重复的...
    李宇航妈妈阅读 377评论 0 0
  • 在编程的过程中,一些基本数据类型的变量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OC编程语言当中,OC的消息机制并不能向这些基本数据类型...
    赵亦晨阅读 43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