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似乎很喜欢买书。但买来的书大多逃不过一来尘封,即使放了很多年,还能跟新书一样。我买书总是小心翼翼,但仍改变不了书买来后的命运。买书前我总会先看各种关于书的评价,感到这本书对我应该会有帮助才买,结果这个“应该”还是没有实现。那问题出在何处?
一、主要问题在于我用对书的拥有替代了对书内容的拥有。买了一本高大上的书就觉得自己变得高大上了。其实,我还是我,书还是书,二者依然没结合。书便成了家具书。
二、书商在做活动,觉得不多买点就亏了。于是,我又中计了。书商关注的不是读者是否看了,而在于读书是否会买。所以会想尽办法让读者多买一些书,即使推荐的书对读者毫无帮助。当然这也不是书商的错,因为我们自己有选择和判断的能力。选择好的,书商的促销对我们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三、买的书总是觉得是自己需要的,事实上,确实是自己需要的,只不过不是现在。
四、总是错误地认为这次买全了,以后都不用买了。结果适得其反,看着堆积如山的书,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
五、漫无目的。总是一本书买来还没看多少,又想着看下一本。结果就是每一本书都只看一些。
于是,我痛定思痛,决定了以后买书策略如下:
一、最不该考虑的是价格。书可以说是提升个人能力的投资中性价比最高的。大多只要几十块,最贵也不过几百块,如果把时间用来让书更便宜,是非常不值得的。
二、买来是否会马上看。要是不马上看的书,一旦放进书架,基本上很难有机会再重见天日。因为现在认为以后会看的书,在以后看来,可能没有看的必要。所以,千万不要用现在的你揣测未来的你的想法,因为你对他一无所知。
三、够看就好。如果现在就想看的书很多,只选择其中几本购买,最好三本以内。因为人的精力有限,买太多书,又看不完的话。这个压力也是非常大的。倘若还没看完,突然又有优先级更高的书要先看,最后不管是舍弃还是坚持,都会是个煎熬。
四、选书应更重视目录。目录是一本书的大纲,看了目录就能了解书大概讲哪些方面。评分和评价可以参考,但不要过于重视,高评分的书确实非常好,但可能还不适合现在的你。人的成长一定是有阶段的。如果还不会走就想跑,虽说也不是不可能,但至少比会走的学得吃力得多,失败率也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