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青春”大赛,本人保证本文为本人原创,如有问题则与主办方无关,自愿放弃评优评奖资格。
姓名:黄晨芸
联系方式:13027280621
学校:江西财经大学
正文
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发改委三部委公布中国首批“双一流”高校名单,137所中国高校上榜。消息一出,引起社会热议。
相较先前的“985”与“211”,“双一流”似乎是个全新的概念。所谓“双一流”,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简称,是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又一项国家重点建设工程。这一称号,是对国内高校的一次分层划类,同时,亦是对高校良性竞争的一次助力。
当看到名单出炉,满怀期待地从头到尾浏览一遍,不可否认,看到江财落榜,我心中是有失望的,但在看了一些有关“双一流”高校遴选方式的报道后,似乎又有些明白,为何许多看似潜力无穷,国内知名的高校皆“名落孙山”。我想这当从“双一流”建设高校遴选认定的标准出发,来思考研究。
首先,即是这一政策需要鼓励和支持高水平建设。“双一流”建设的目标是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前列或行列,是突破性工程,重在扶优扶强、必须坚持、鼓励、支持高水平。反观我校,江财是为百年名校,由建校至今,江财在我国南方地区具有不小的影响力,由此可见,我校建设可谓成功。然而,我校作为财经类的专业院校,与综合性大学暂且不较,仅在财经类院校中,我校虽名列前茅,却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建设水平逊色于上财,中南财经等院校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我认为,我校应当在教学资源水平上多下功夫,着重发扬江财百年名校的历史积淀,以此为基,发展建设。
其次,本次政策需要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布局。把国家重大战略布局作为遴选“双一流”建设高校的重要因素,发挥“双一流”建设对区域、行业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这亦是云南大学入选的重要原因之一。云南作为“一带一路”政策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亦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地区,在国家区域战略布局和地方发展新定位多重叠加的背景下,云大入选可以说是意料之中。基于此点,我想我校应当抓住国家政策发展机遇,利用国家政策的支持鼓励,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我校特色学科专业,更上一楼。
最后,此次遴选也需要扶持特殊要求。对于经过长期建设、具备鲜明特色且无可替代的学科或领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求,但在第三方评价中难以体现的高校予以扶持。第三方评价,包括人才培养、学科水平、贡献奖励、政策导向。而今我国在技术型方面的人才短缺,并且急需专业精通型的高水平人才。这一国情决定了一部分学科入选“双一流”名单。因此,我认为,我校应当大力发展会计,金融等特色专业,运用创新型教学方式,将我校顶尖专业发展壮大。扬长避短,力争上游。学科建设应当有所专攻,而非遍地开花。
“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钟秉林表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实际上主要考核两个因素:一是学校的学科建设水平,二是学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应当说是每个大学的发展核心。我校应当紧扣此双方面,贯彻落实创新发展战略,着力发展特色顶尖学科,锦上添花,力争上游。
纵然本次“双一流”遴选中,我校遗憾落选,但值得强调的是,遴选认定不是终身制。在建设期末,将根据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及整体自评报告,参考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对建设成效进行期末评价,据此重新确定下一轮建设范围。因此,“双一流”名单,是一份流动名单,重点在“建设”,是迈向世界一流的起点,而不是认定这些学校和学科就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能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还要看最终的建设成效。这一规定,亦使得高校间充满了紧张的竞争氛围,促进了高校间的良性竞争。因此,如若我校基于“双一流”遴选标准,有针对性地发展建设,改善教学,有朝一日,定能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