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上门:忧虑与祈愿交织的旅程

送教上门:忧虑与祈愿交织的旅程


今日送教上门,心情格外沉重。每次前往,流程仿佛例行公事——教几个数字、识几个汉字,再拍些照片留存。可当见到王朝阳,那个手舞足蹈、模样稍显滑稽的孩子,忧虑与怜悯便一次次漫上心头。

他是个智障少年,生活在爷爷奶奶的照料里。年过七旬的老人,拖着蹒跚步伐,日复一日陪伴、教导,为的是让孩子能多学些知识,多懂些事理。看着他们,我总忍不住想:未来那么长,这孩子该如何独自面对?当爷爷奶奶无力再支撑,他又能去往何方?

好在,爷爷有着超乎寻常的耐心。不管多繁琐,多重复,他都坚持教孩子认字、学习。在老人的努力下,孩子也真掌握了些知识,虽不多,却透着顽强生长的力量。可这力量,在现实的重压前,显得太过微弱。

智障孩子的成长,需要专业的训练、系统的支持,可这些,仅靠老人的坚持远远不够。我常想,若有社会爱心人士、专业机构伸出援手,为孩子提供技能培训,教他一门求生本事,或许未来,他能勉强立足于社会,老人也能少些牵挂。


每次离开,回望那个小小的身影和两位老人的蹒跚脚步,无奈与祈愿便绞在一处。无奈于现实的局限,我们能做的太少;祈愿孩子身体康健,祈愿有更多力量注入,帮他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支点,让这艰难的成长,能多些光亮与希望 。

评语:以送教上门为引,细腻铺陈对智障孩子的忧虑、对老人的敬意,呼吁社会助力,情感真挚,直击人心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