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小说是一项高难度的脑力活。我一直这样认为。所以每当我尝试写小说,遇到瓶颈的时候,我总会归咎于自己的脑子不如别人的灵活。在长达数年的时间里,这样的消极想法给我带来了极大困扰。导致我不管写出什么,都习惯性地陷入自责:我怎么又写出了一堆垃圾?
尤其那些年的红楼热,几乎人人都在歌颂曹雪芹写作手法高超,文采灿若锦华,他的小说有多完美,就连描述场景的词语,一前一后,都对仗得工工整整,各得其宜。大肆赞扬以后,还不忘感叹一句:世上再无曹公矣!弄得我这颗想写小说的心惊慌不已,心想假如我没有写出这么惊天地泣换鬼神的绝唱,我岂不是被人笑掉大牙?那么我的写作还有什么意义可言?
所以那时候,写作对我而言就是一场灾难。每一个角色,每一个句子,每一个字,我都战战兢兢地对付着,生怕一不小心就把小说写烂了。越是害怕糟糕,结果就越糟糕。断断续续写了几年,真正完整写完的小说竟然不超过两部。我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这块料。
读过一些外国的创意写作指导书以后,这种想法才慢慢地更正。这些作者告诉我:写吧,现在就拿起笔。你要知道,大多数作家写下的第一个句子都不堪入目。这些话虽然不足以彻底改变我,但也多多少少给了我一点信心。仿佛在满天尘埃中突然看见了一颗星星,没有照亮天空,却给我指明了方向。
小说写得糟糕没关系,大不了多改几遍。但是究竟要改到什么程度,才能被当作是一部好小说呢?
过去的两个星期,我读完了《秘密花园》。读完之后,我的心里暖暖的,似乎也在那座重现生机的秘密花园里快乐地奔跑着。
是什么,让我被这部没有离奇情节,没有华丽文采,也没有突出人物的儿童小说打动了呢?
小说讲述了一个十岁的女孩,因为一座废弃的花园而改变自己性格,也改变了另一个男孩的性格和命运的故事。它的情节还是挺吸引人的。女孩一出生便得不到父母疼爱,所以她自私阴郁。发生了霍乱,女孩成为孤儿,被送到远在英国的姑父家生活。她的姑父是一个性格怪僻的驼背,根本不想见到她。她不得不成天在庄园里闲逛来打发时间。有一天她找到了被封锁了十年的花园,从此她天天躲在花园里,照顾那些看起来已经死去的玫瑰。她的身体变得健康多了。
一天夜晚,她又听到一阵叫喊声。原来姑父还有一个和她同龄的儿子。但她这个表兄弟整天躺在阴暗的房间里,无时无刻不在担心自己背上会长驼子,就像他父亲一样。她经常来陪他玩,给他讲故事,和他读书,并且在另一个男孩的帮助下,把他带到了那座秘密花园。在那里,原来需要轮椅才能走动的表兄弟竟然站了起来,能走能跳,像正常人一样挺拔。
她的姑父最终也在大自然的感召下,打开心结,重新接纳了自己的儿子。
先看看这里面的情节。女主角不被疼爱,变成孤儿,听到神秘叫声,闯入秘密花园,和动物交朋友。这些情节和中国网络上的小说相比根本不值一提。再看看文采。其实它的语言并没有多艰深,不然我也不会看得懂了。再看看人物。人物性格其实没有表现得多复杂深刻。玛丽是阴郁的。迪肯是温和的。玛莎是温柔的。柯林是歇斯底里的。所有人都有一个特定标签,因而显得扁平单薄。
能够打动人心的地方究竟在哪里?
作者向我们传达了这样一个理论:一旦心里产生乐观的情绪,我们就能重新找到幸福。这句话不一定正确,但作者就是这么认为的。她还认为,大自然具有魔法,可以改变人的心理和身体状况。
尽管从各方面看,《秘密小说》都不算完美,但这部小说有一种感召力。作者坚定不移地相信大自然可以影响人的性格和命运,她称之为魔法。她把这种理念传达给我们,让我们也坚信不疑。
由此可以看出,一部好的小说,并不需要各方面完美无缺。一部好的小说需要的是一种感召力,是作者坚信的东西。就像《傲慢与偏见》,作者坚信爱情可以改变人的性格。《黑骏马》里,作者坚信动物和人一样具有感情,《象人》里,作者坚信一个外表再丑陋的人,他的心灵也可以是美好的,他也可以得到世人喜爱。正是因为作者这样的坚信,感染了我们,鼓舞了我们,所以我们喜欢读这些小说,并为之感动着。
这大概就是经典小说的魅力所在吧!
所以,在动笔写小说之前,我们不妨先问问自己,我们心里坚信的是什么?如果我们自己尚且说不清楚,又怎么能够感动他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