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夏季,怎么能少了“冰垫”?
有商家宣称:冰垫内的冰晶物质可以吸收热量,使人体达到降温效果。听起来十分不错!!
然而,随着使用冰垫的用户与日俱增,有记者网购了四种冰垫做了实验,探索冰垫的神器之处!实验结果发现一开始冰垫确实能达到降温的效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冰垫的温度也会随之升高,且这四款冰垫均释放出甲醛,并含有重金属。
“三无”冰垫你敢用?
森氧高柯提醒大家:购买冰垫时应选择厂名、厂址等信息齐全的,千万不要贪图便宜购买“三无”产品。
7月15日,环保组织“自然大学”工作人员正在检测冰垫的重金属含量。
避免让儿童接触“三无”冰垫 释放甲醛并含重金属
冰垫能辅助治疗为假,释放有害气体是真
记者在淘宝网上搜索“冰垫”,能搜到4.34万件商品,形状各异,颜色鲜艳。
据一些商铺介绍,冰垫是采用最高新的生物技术、最新的科学配方、最先进的“生物冰快速激发成型新技术”研制而成,原理就是固态转变为液态,实现吸热过程。在吸热过程中,冰垫维持温度不变,直到全部转化为液体后温度才会上升,吸收热量的过程可持续数小时。
还有商家宣称,当人体与冰垫接触时,垫内的物质立刻释出丝丝凉意,继而由中枢神经瞬间传至大脑,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而且对高血压、头昏、神经衰弱等疾病有辅助疗效。
冰垫的实际作用如何?四款样品均测出重金属又当如何解释?
从不同电商平台上购买了四款冰垫产品,均未标明生产标准,甚至还有三款没有厂家信息等内容,是名副其实的“三无”产品。
为了进一步证实冰垫的作用,记者做了实验:当坐上冰垫30分钟内,4款冰垫的温度均持续上升,最多的由32.5℃上升到35.5℃,可见商家宣称的“吸热过程中维持温度不变”并不成立。
记者还对这四款冰垫进行了甲醛和重金属测试,发现均释放出甲醛,且测出铅、铬、镉等重金属。
商家打脸不要紧,消费者身体健康却很重要
森氧高柯提醒广大消费者:铬、镉等重金属具有致癌性,儿童尤其对重金属有较强的吸收能力。而甲醛是一类致癌物,长期吸入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此外,并不是所有时候都适合使用冰垫,很热时体表的毛孔是张开的,突然坐上冰垫可能会让身体局部受凉。
实验1:
冰垫温度不变?不靠谱
记者将四款冰垫样品分别铺在椅子上,由成人坐上去,每隔5分钟使用测温枪对冰垫的左上、左下、右上、右下以及中间5个点进行测温并取平均值。
坐上去时,确实会有较凉的感觉,但是测温数值显示,四个不同样品的温度在半小时内都有不同幅度的上升,上升的温度分别为3℃、1.1℃、1.8℃、1.9℃。其中,样品1的温度在半小时内从32.5℃上升到35.5℃,已经接近人体体温。即便最初坐上去能感到凉意,半小时后已经几乎没有感觉了。商家宣称的“吸热过程中维持温度不变”显然无法实现。
实验2
四种冰垫均释放出甲醛
记者打开四款冰垫的外包装后,都能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记者采用甲醛测试仪器,测得实验环境的甲醛为0.07毫克/每立方米。随后,记者分别用四个冰垫实验样品包裹甲醛测试仪,于半小时后读取数值,4款冰垫释放的甲醛值分别为0.35毫克/每立方米,0.34毫克/每立方米,0.21毫克/每立方米,0.34毫克/每立方米。
根据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规定,室内空气甲醛不能超过0.08毫克/每立方米,虽然冰垫的甲醛释放量无法与整个室内空气画等号,但无疑是一个甲醛的释放源,如果长时间近距离接触,会增加甲醛的吸入量。此外甲醛是已经明确的一类致癌物,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则是接触超安全浓度甲醛的急性表现。
实验3
三样品都测出锌和砷
环保组织“自然大学”的重金属检测负责人潘庆安用仪器对四款冰垫样品进行了检测,每种样品都测出重金属,其中三种样品均测出锌和砷,还有一种样品测出重金属铅,部分厂家想降低成本,可能使用了劣质材料,冰垫外表的涂料很可能是重金属的主要来源。
重要事情说三遍:
避免让儿童接触“三无”冰垫~
避免让儿童接触“三无”冰垫~
避免让儿童接触“三无”冰垫~
国家纺织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建省纤维检验局工作人员卫敏此前曾表示,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砷、铬、镉具有致癌性,此种情况对儿童尤为严重,因为儿童对重金属有较强的消化吸收能力。由于汗液或湿度的作用,部分游离重金属和金属络合染料也会被人体皮肤吸收而危害人体健康,这些金属一旦被人体吸收,较容易对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脏器、皮肤造成破坏。
“自然大学”实验人员潘庆安介绍,虽然尚没有对应的国家标准来判断冰垫的重金属是否超过国家标准,但是根据检测出的结果,建议家长不要让冰垫直接接触儿童皮肤,也不要让儿童啃咬冰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