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越多,越是要用项目管理

你是否面临过这样的问题:同时面对很多工作任务,每个任务对应很多信息,却没有一个很好的管理方式,导致经常遗忘,也不知道下一步如何行动?

我最近就面临这个问题。最终,我通过知识管理的理念,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一篇与你分享我是如何做到的。

最近几天,我接到2个临时性的任务,是要解决公司产品在客户那里遇到的2个问题。

刚开始,我并没有对这2个问题进行跟踪。因为,公司已经明确安排了对于每个问题需要做哪些事情。

我只是在每天的工作日志里面,简单记录了当天需要做的事情。

但是,记了几天,我发现这种方式不行。

最大的问题在于,我的工作日志,只能体现某个问题当前需要我做的事情,但是这个问题的由来,已经做过哪些工作,产生了哪些结果,在日志中完全无法体现。

这就造成,我只能从很窄的视角看待客户问题,对于复杂问题,无法从全局角度出发,进行分析。

这时我想到,不应该把这种问题,当成一个单独的工作任务,而是应该把它当成一个项目。

刚好,我的知识管理的标签体系,是按照少楠在《笔记的方法》这本书中讲的AIRP方法建立的,里面有一个重要的标签大类,就是project,项目。

于是,我就新建了一篇笔记,打上公司项目的标签,然后在里面记录,和客户问题相关的信息。

没想到,刚开始记录,我竟然惊出了一身冷汗。

为什么呢,因为我越记录,越发现,这个事情很复杂,涉及的信息来源也很多。

这个问题的来源是,技术支持部门,拿公司产品去一个客户那里测试,发现的问题。最早的信息是在teams一个聊天群里提出来的。

然后,为了向客户证明,这是产品个体问题,不是共性问题,我们找了专业实验室,对产品进行测试,结果发现了同样的问题。

相关信息,散落在几个微信群里面,形式是聊天记录和数据文件。

然后,我们与几个合作厂商开展讨论,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相关信息,散落在不同的邮件,和微信群中。

而我目前的任务,是让其中一个合作厂商,做一些测试,反馈测试结果,再决定如何修改软件,看看是否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当我尝试在一篇笔记中记录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时,我发现,这其实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项目,涉及到客户,多家合作厂商,实验室,不同部门的同事。信息来源也是五花八门。

于是,我试着在一篇笔记中,将这个事情梳理清楚。

首先我对问题进行描述,然后,列出已经做的努力,和产生的结果。

对于一些中间结果,我保存成文件,放在电脑一个临时文件夹内,然后把文件位置和文件名,记录在笔记中。

这时我遇到一个痛点问题,就是无法在笔记中管理邮件。

理想状态是,我在一篇笔记中可以管理和这个项目相关的所有素材,包括微信聊天记录,文件,邮件。

聊天记录我可以直接复制粘贴到笔记中。文件,我可以先保存好,记录位置和文件名。

邮件,最好可以有一个链接,只要在笔记中点击,就能直接在outlook中打开那封邮件。

但是,outlook似乎没有这个功能。它是一个封闭系统,无法从外部精确定位到某一封邮件。

无奈,我只能先把相关邮件的邮件头截图,插入笔记。这样,当我需要回溯某一封邮件时,至少在outlook中可以找到。

我花了大概2个小时时间,终于把这个客户问题梳理清楚了。

我发现,梳理好了后,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瞬间清晰了很多。

包括正在做的事情,需要做的事情,对应的有问题的设备编号,都一目了然。

而且,当我需要查找某段数据时,只要打开这篇笔记,就能按图索骥找到我想要的数据文件。

因为在笔记中我已经记录了每个数据文件都包含哪些最有价值的信息。

可以说,这样一篇笔记,就涵盖了解决这个问题过程中所有重要信息。我再也不需要去不同的微信群或者邮件里面查找想要的东西。

而且,我还在笔记中记录了工作计划。

我发现,比起以前把所有要做的事情列在一起,按照项目来列计划,更加清晰。

以前我是把多个任务的待办事项列在一篇笔记中。能看到的都是一条条任务,但是,每个任务在各自的项目中,起到什么作用,是看不出来的。

现在,我把每个项目的待办事项,放在项目自己的笔记中去。这样,当我查看待办事项时,自然就能看到这些事项在项目中的作用,位置。

这样,我面对的就不再是一堆待办事项,而是几个项目,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的工作计划,待办事项。

用同样的思路,我又在obsidian里面建立了几个工作项目笔记。

刚好最近打算开始健身,以及需要给娃的班会准备材料,我就建立了班会项目笔记,和健身项目笔记。

我发现,同样一件事情,用项目的视角去看,比起用任务的视角去看,可以给人更多的全局感和掌控感。

看来,我之前对于“项目”的认知,还是太狭隘了。

以前总觉得,公司立了项的事情,才叫项目。我所做的,更多的是任务。

实际上,任何一个需要多个步骤才能完成的事情,都可以当成一个项目。

所以,把自己在做的事情,划分成几个项目,设定好每个项目的目标,起止日期,记录好中间过程,这样可以得到更好的结果,也能最大程度给大脑减负。

当然,这只是第一步。如何把一个项目管理好,做好,还有很多课题需要研究。

另外我也发现,如何管理好事情,是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这里涉及到目标管理,时间管理,注意力管理。

也许用知识管理,项目管理的思路,可以一次性带来很好的效果。

也推荐你用项目管理和知识管理的理念,管理手头的事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