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记》——孩子眼中的象牙塔

若是提及孩子成长的陪伴者,自然是少不了日记;而一旦谈到孩子眼中的二战,肯定避免不了《安妮日记》。

“我经常心情沮丧,可是从来不绝望。我将我们躲藏在这里的生活看成一场有趣的探险,充满危险与浪漫情事,并且将每个艰辛匮乏当成使我日记更丰富的材料。”这是一个孩子对这场战争最初的认知。

安妮的日记从1942年6月12日写到1944年8月1日。自那以后,世间再无安妮,自那以后,安妮日记广为流传......安妮本出生在一个富有的德籍犹太人家里,为了躲避纳粹党的残害而移居荷兰,不久,纳粹党占领了荷兰,便开始四处搜捕居住在荷兰的犹太人,安妮的姐姐玛格收到了被拘捕的传票,因此安妮一家便提前开始了秘密小屋的生活。随即,温达安先生一家和牙医迪赛儿也先后搬进了秘密小屋。在秘密小屋里,他们有严格的作息时间,白天不能随意活动,以免被工厂的工作的人发现,只有在晚上所有人都离开后,他们才能放心的自由活动,也只有在这时安妮才能隔着窗帘看看外面的世界。在秘密小屋的生活中,每个人都变得十分敏感而且容易受到惊吓,一阵陌生的脚步声,一串奇怪的敲门声都使他们如惊弓之鸟,食物殆尽、互相的不容忍、争吵使原本就紧张的生活变得更加难熬。他们失去了自由,只能躲在狭小的房间里,这一切,都反映了躲避起来的犹太人紧张不安的心理与他们凄苦的逃亡生活。他们也从朋友的叙述、收音机、窗外的情景中了解到了许多外面世界的消息,有喜有悲,悲的是德国纳粹不断地搜捕犹太人,将他们赶往集中营,妇女、小孩、老人、病人无一能幸免,在集中营里强奸、毒杀时有发生,那里的犹太人的最终命运便是死亡。喜的是盟军一步步登录的消息,这给了秘密小屋里的人无限的希望,他们渴望着自由,希望能再次拥有自由。但“世间安有两全事,不负如来不负卿?”自由是携带着死神的懿旨来到他们的避难所的——自由即死亡!

“Today is history. Today will be remembered. Years from now the young will ask with wonder about this day. Today is history and you are part of it. ”这是电影《辛德勒的名单》里的台词,安妮日记也终将被人们所铭记——二战中德国纳粹的暴行,终将会镌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被后人所不齿。

安妮该是有多开朗乐观,以至于在被囚困在阁楼的二十五个月里从不抱怨,在漫长的两年半时间里孜孜不倦地记录着生活。“我相信今天失去的幸福一定能从大自然里再找回来。有信心和勇气的人也决不会困死在不幸的遭遇里”,就是这种乐观的心态支撑着安妮面对一切困难,让她从孤独、寂寞、大人的不解与可能被捕的恐惧中慢慢地走出,虽然被困在秘密小屋,但安妮却热爱写作,梦想着成为一名作家,她总是审慎地检讨每件事情,找出事情的症结,善于思考。

或许正是因为她善于思考,日记才会成为她理想中的象牙塔,孤独时的伴侣;或许她本人也不会知道,她的日记会被永远传承,在历史的长河里褶褶生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最近在空闲的时候读了一下《安妮日记》让我感动不已,思绪万千。 日记是安妮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 ...
    趁光阴还在阅读 3,499评论 0 1
  • 导读:《安妮日记》是作者安妮·弗兰克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战争结束,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决定完...
    课后辅导陈老师阅读 9,396评论 0 0
  • 你在月光下 我在月光下 遍地月光是无边的河 你仰望着天 我仰望着天 弯弯的月牙是划动的船 拨一天星的浪花 载一舟永...
    暖阳梁书慈阅读 2,895评论 4 12
  • 作者 聪聪那年 近代史课 无聊打开掌盟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Deft决定在德杯之后就离开EDG了 内心不知怎的 一瞬...
    聪聪那年阅读 1,833评论 0 1
  • 今天中午在食堂吃黏糊糊的面条,找半天没找到卡。那两个叔叔阿姨死活不让我回来拿了再去买。还跟我说,姑娘别方,叫你别方...
    Enzo宋又借阅读 2,22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