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时候,读到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总是觉得老夫子只是关心百姓凄苦,自己未必真会是这样。平常的八月,一夜风雨,也会让他生花妙笔写得如此戚戚惨惨来,一位名满天下的大诗人,是不会潦倒到如此地步的。后来再认识杜甫,知道他儿子因为饥饿而把小小命丧,知道他也是客死,在覃洲去岳阳的一条破舟之上,才生怜悯之心,为他落泪和感叹。
想他,老弱病残,从四川顺江而下,一路风雨飘摇,到岳阳后,就一病不起,再没上岸,不由得自己鼻子发酸,无端端的生出一些同情和感慨。
读过杜甫很多诗,也根据历史资料,知道了杜甫一生穷困潦倒,命运多舛,仕途也是一塌糊涂,没有一个可以捞得钵满盆满的好营生,又正逢安史之乱,是过着一种饱一顿,饥一餐,靠别人接济的生活,却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 《无家别》,奠定了他“诗史”的地位,忧国忧民,高风亮节,又让他赢得了“诗圣”的美誉,真可谓是千古以来第一人。
杜甫不但诗文写得好,根据历史记载,也是一位高产的诗人,短短一生(不到花甲)留下了无数(1500多首,据说只是他诗作的三分之一)脍炙人口,影响深远的好诗,好文。
我不敢想象,杜甫是怎样一边饿着肚子,一边研墨写诗,一边带着家人颠簸流离,一边构思千古绝唱。
我不会诗文,也没有想过名满天下(不过,也是不可能的),更不会有脍炙人口的诗文流传后世,我只是郁闷,其实后来再看杜甫详细介绍,才知道杜甫在有生之年,也是没有什么太大名气的,只是到了宋朝以后,才渐渐被世人所熟悉,所推崇,可杜甫都能有一间在朋友资助下,有着产权,属于自己的茅屋(杜甫草堂),且还是在成都那样的大城市。可以在无大风,没恶雨的时候,忍受着饥饿,就着一壶开水(应该是买不起茶叶的),写一些诗文,而我呢?活在如此盛世,却是一间茅屋都没有。
自从十多年前,赖以栖身,从父母手中传承过来的老屋,没有等到杜甫笔下的八月秋高风怒号,就在一场春雨贵如油的夜晚,轰然倒塌以后,我就再也无力置办一处遮风挡雨的住所,始终只能漂泊在外。
平时还可以,在上班的地方,租一廉价小屋,添置一些锅碗瓢盆,买点行李被褥,一家大小总算有了一个安身之所,有了一个家,一个可以遮风挡雨,可以装欢乐盛开心的地方。可一逼近年关,看到身边的工友都是兴高采烈,都在打点行囊,准备回老家欢度春节的时候,心中不免就会生出一丝惆怅,一些忧郁来。
在外奔波这么多年,不是没有想过,能有一间自己的屋子,或者一栋楼,最好能有一个像北方房屋有的小院,有一间几个平米的书房,甚至还能在院子里放几盆盆景,梅或者菊,兰抑或竹,如果还可以的话,书房里有一些我喜欢的书,有一台电脑最好,纸墨笔砚也不能少。
可微薄的收入,却只能温饱一家人,日渐昂贵的建筑费用,也让我的想法,犹如肥皂泡一样破灭,成了泡影。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的感慨,到了我这里,也是泪湿青衫。
这些年,每次回老家,看到的房子是越修越多,越来越漂亮,而看到自己老屋倒塌的地方,却是杂草丛生,荒芜一片,心里就会感到特别羞愧,
不是不努力工作,也不是不勤俭节约,可怎么就修不起一间属于自己的小屋?现在父亲还在,还可以风尘仆仆回家,以看望父亲的名义,在小弟家呆过短短的假期,然后潇潇洒洒的与父亲告别,踏上外出的征程。假如有一天,父亲去了,我又老了,女儿也嫁了,我不知道我是否也能如杜甫一样,扁舟待发,于秀美的湖面荡漾,落一个客死他乡的结果,让许多识我的人泪洒华丽的衣裳?
真不知道,何时能有一小屋,得以栖身?可以没有小院,甚至书房,只要能摆上一张床,可以安放我的男儿身,女儿心,就足矣。即使如杜甫一样,朋友资助,拥有产权,属于自己的茅屋,也是幸福的。
不是寒士,我亦欢颜。
只是如这样的奢望,在渐渐冷来的冬天里,也是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