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神灭神不灭”

生死问题可以说伴随着人类文明一直延续到现在,一般来说神学肯定承认“神不灭”,不然就没教化的前提了,而自然科学以客观实证为前提,偏向“人死如灯灭”。

罗素曾对哲学有个定义,大意是哲学是连接科学和神学之间的学问,所以本文笔者从“中庸”出发,试从哲学的角度探讨一下“神灭神不灭”的问题。

“神灭神不灭”的话题在中国南北朝的时候就讨论的非常激烈。《弘明集》、《神灭论》中的部分记载可谓“身死神灭”哲学观点的前驱。

《弘明集》中记载有人将“身与神”比作“木与火”,范缜在《神灭论》中也将“身与神”比作“刀与利”。虽然身体与精神貌似是两个事物,但是如同“木朽则火寂”,“刀没而利亡”,两者是不可分割的。

支持“身死神不灭”的一方自然也有相应的反驳:

针对“木火之喻”,“神不灭”的一方认为“火之传于薪,犹神之传于形”,意思是木头可以朽灭,但是火种可以在不同的木头之间不断地传承。

针对“刀利之喻”,有人提出了“人之质有知,木之质无知”,意思是人的身体不同于其他无情之物,人活着是有“知”的,人死后形骸如同枯木无知无觉,这恰恰证明“神识”的存在和转移。

上述思辨还是采用中国文化中通用的“比喻式论证”的方法,大家各举各的例子,谁都驳不倒谁。

跳出“比喻式论证”采用“逻辑式论证”。

从生物学的角度讲大脑是储存意识的器官,器官会随着新陈代谢不断地衰老,大脑死亡后意识没有了载体自然就消失了。但是这种解释不太“哲学”。

颇为有哲学意味的生物学解释是:人体基因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地突变或复制,在这个复制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会出现错误,年龄越大这种“复制的错误”会更多,最后整个身体系统就难以运作而“死亡”。更“哲学”地讲,人是不会老死的,意识也不会自然“熄灭”,身体是由于年龄的推移而死于某一种意外疾病,身体和精神都是“被害”的。

所以身体和精神都没有永生。

但是,从“逻辑式论证”上也可以提出反驳:

首先,科学以事实和逻辑为前提,正因为如此科学只能证明它已知的事物的存在,但是不能证明未知事物的不存在。简单地说,张三我认识,我能证明确有其人,李四我不认识,我只能说我认识的人里没有李四,但是不能说世界上肯定没有李四这个人。

从逻辑上讲死后的世界还属于科学的“未知世界”,所以科学只能证明已知科技范畴内死后没有灵魂、没有神识、没有再生,但是不能就此否定“神不灭”。

其次,中西方哲学思想里都有这么一个认识:一个人曾经存在于历史中,那么就其存在的这一事实是不会湮灭的,这一事实不仅“永生”而且会对后人造成影响。僧肇《物不迁论》就已经体现了这个哲学思想。

言往不必往,古今常存,以其不动。

但是这样的“永生”、“常住”或许对人们来说没什么价值或意义。中国祭祀文化的盛行可能也是源于这个原因,毕竟流芳千古的人少之又少,先人希望自己的所做作为,或曾经存在过的这个事实能够让后人记住,所以家族就有了祭祀,让后人能够永远记住前人的存在,实现哲学意思上的“永生”。

谈了这么多,那么“神灭神不灭”的话题结论如何呢?我认为的“哲学”是介于“已知”和“未知”的世界,用于平衡(或缓冲)科学与神学的关系。哲学存在思辨,所以类似本文的话题哲学可以给予思路,但是无法给大家一个明确的结论。

我的人生哲理之一就是“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未知的世界”,既然是积极地态度我愿意相信“神不灭”,愿意相信“因果与轮回”,愿意相信“意识也是一种能量,能量自然永存”,如此可以给世人以希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啊啊啊,为什么我的哮天要领便当啊,心痛到无法呼吸。从哮天刚刚出场,就深深的爱上了他,敏捷的动作,神一般的领悟力,极...
    萌萌檬檬阅读 1,618评论 0 0
  • 创建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数据库名 删除数据库 drop database 数据库名 显示所有数...
    侯亚超阅读 1,917评论 1 0
  • 弟弟买香蕉1.7一斤4斤要了8块,后来退了买2块一斤的香蕉不到8块钱给了小贩8块,弟弟要的是什么?图什么?
    猫仙儿阅读 734评论 0 0
  • 一 “你们这些混蛋,你们欺骗了我,说好的只是拘留十五天,现在来给我签强戒两年,你们不得好死……”他的身体尽可能地在...
    钢铁侠2576阅读 2,206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