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亚马逊AWS和微软Azure看云计算的估值体系

今天看到一份报告讲云计算EV/SALES(市售率)这个估值体系,但是笔者有些不同的意见,所以把报告观点和我的想法都写出来供大家参考讨论

报告:对于云计算这种高速发展的行业,可以参考EV/SALES(市售率)这个指标

参考海外的AWS和AZURE,分别属于亚马逊和微软公司的子版块,通过对其非云业务进行估值模拟得到他们的市值,结果如下:

综合型云计算(Iaas+Paas+saas):软硬件协同效应强,一般为巨头,市场给予了10倍EV/sales,典型如AWS和Azure

软件+平台(Paas+Saas):提供软件订阅和开发服务,市场给予7倍EV/sales,典型如salesforce

数据中心(Laas):提供数据中心的租赁,互联服务,市场给予6倍EV/sales,典型如Equinix

这里要注意一个重要的问题:云计算行业具有很强的规模效应,规模效应越高,协同效应越强,资本市场给予的估值就越高。

而我认为,而EV/sales虽然有一定的参考性,但是并不能体现小公司和巨头之间规模效应的不同,所以用这个方式来计算国内中小企业有些缘木求鱼

所以这里提出两个新的指标

1 规模效应--营收/三大费三大费指财务费,管理费,销售费,以此来观察企业的规模化程度,数字越高,产品或服务的规模化就越明显

2 品牌营销效应--营收增长率/销售费用增长率以此观察企业推广营销带来的收入乘数,大于1越明显,说明投入同样多营销推广的成本效果越明显,通常具备较好的营销团队,或者产品和服务具备口碑效应和认知度)

列出部分云计算相关的上市企业:



为什么要把这两个指标放在一起呢?因为云计算企业,尤其是软件+平台类,前期发展需求投入比较大的推广费用(会计里计算销售费用)以期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那么就会导致规模效应一定不太高,单一用规模效应评判显得不太公平。

所以把“品牌营销效应“放进来一起看,我认为这个值最近一个报告期是不能低于1.15的,如果这个值也比较低的话,那说明对于这个企业来讲,还在吃力的发展阶段,这时候对比国外已经比较成熟的巨头的估值体系是无从谈起,讨论云计算的红利也还为时尚早。

对于目前数据不好的发展型中小企业,一概否定也不可取,跟踪它的产品与服务与竞争对手相比的细分优势,定时跟踪企业毛利率和周转变化也是一种方式。

而对于目前已经比较有优势的企业,再去用EV/SALES指标对比估值状态是一个不错的方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梦的印记 散落在星光里 散落在蓝天里 散落在我的梦里 你的心里
    云上太阳jessica阅读 1,326评论 0 0
  • 現在的我,一切都已明了。我想要什麼,我喜歡什麼,愛什麼樣的人,做什麼樣的事⋯⋯一切的一切。而且我正在朝著我喜歡的方...
    MM申素云阅读 1,423评论 0 0
  • 《邂逅》 张南南 再见 “再”的时间跨度 会不会赶在一生之前 你与我 都不知道
    Mellous阅读 3,355评论 0 49
  • 鬼进门 四、五岁时在外公外婆家住,一天看到隔壁姐姐脸上出了几个血道子,赶忙跑去问问是怎么弄的?姐姐说:昨天呀,有...
    近馨阅读 4,053评论 1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