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教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而家教是孩子的第一课堂。

按照不同教育学的理论以及每个家庭的教育实践,孩子越早教育,养成良好生活学习习惯越好,所以有句俗话说的很对,三岁看到老。从根本上说,学校教育是家教的延伸与补充。

家庭教育主要是人格与教养,素养的养成,学校教育主要侧重于知识,学识的掌握和双基技能的培养。侧重点和目的完全不同。

人格与教养可以弥补学识的不足,而再高再好的学识也掩益不了人格与教养的缺失。

人们总是埋怨社会大环境的对孩子的重大影响,但是须知如果孩子在小时候已经具备了良好的素质与特点,那么大环境一样得通过孩子的既有的心智和思维发生作用,比知自律与自控的良好习惯,独立提问与思考的能力,凡事以我为主,兼顾替他人着想的多角度与全局意识培养。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性,有的性子急,有的性子缓,有的喜欢和同学交互,有的喜欢独自

沉思。

所以要因材施敬,家里如有条件的,要注意从各个角度开发和发现孩子的喜好与特点,力争

最大限度的发现孩子的天オ与特长,并且从这个方面加以辅助与引导,如果孩子从事了与自己的个性与特长或天才相符合工作,不但与自己的兴趣相符,还能从此出发发展自己。其间要包含多少家长的心血与汗水。

对孩子的教育有个性教育,同样也有共性的教育,在管与不管中寻找平衡点。

既要顺其自然,又要恩威并用,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与作用。

家庭与家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与孩子的分离,而不是溺爱与宠,过多的娇惯。

所以家长自身的观念不能是一切为了孩子,全部为了孩子,孩子一进屋四双眼看住,把学习成绩的好坏当成衡量孩子标准的唯一标准。而忽视其他人格的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

就像些事例所揭示的那样,有些父母把孩子当成自己生命与精神的唯一寄托,自己本身对自己没有任何的目标要求,只把孩子盯上,自己不飞,只是两人合伙生一个蛋,然后孵化成小鸟,让这个小鸟拼命的飞。

这样可能给孩子的压力超大的,重压之下孩子的反应与行为可有可能失常。

相对于社会上,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合格孩子,觉得更加缺乏的是合格的父母。合格的父母恰如合格的模具,在合格的模具中オ有可能产生合格的孩子。父母是后天习得的,没有谁先天就是当父母的料。

天下人没有在超级父母大学优异成毕业后,才生孩子,如果那样强求,可能永远也不具备生孩子的条件。

和孩子的交往与交互,是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也在学习孩子童心纯净的一面,也学习与孩子,与老师,与祖父母多向沟通,共同面对,一起解决。

家长不是总摆老资格,总是以家长自居,这样很容易引起孩子逆反与对抗。但也不能放任不管,任凭孩子随波逐流。有个词叫守望。这是最好的距离,

教育的方式与方法有千万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夫妻两人相爱。

而最不好的一种就是父母互相埋怨与责怪。这样气氛下,孩子长期在恐惧与失望中成长,对孩子特别不好。最好的方式是父母互敬,互爱,孩子是长有眼睛的,从父母的相互体谅与接纳,帮助与成长的过程中,孩子才学会了与他人相处,与异性相处的相处方式与方法。对于他将来的成长与成立家庭后的处理家庭矛盾是有益的。

人生不是没有问题,最终是沟通解决和面对问题的过程,而不是妄想一种默契,我不说,你也懂,你都行,你来解决。一个人站在一边袖手旁观。

“别担心,我们再试一次”,“加油”!“我为你感到高兴….”我们需要经常鼓励孩子参加

学校及社会的集体活动,经常需要给孩子以鼓励。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我们的鼓励声中快步前进。我们的每一步其实都是鼓励他进步的催化剂。在学习和生活中,多接受鼓励的孩子,孩子的心灵是健康的,孩子是自信的,让他有这样的的积极的思想,这样的势态去融入社会,将无往而不胜。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一段时间经历了很多关于家教的事情,就产生了想和大家分享的心情。在这里,我想跟各位家长说的是,让孩子上教育机构去上...
    小熙s阅读 177评论 9 2
  • 感触很多,所以摘抄的很全,基本自己喜欢的句子,都不落的摘抄下来,后面配上直接心声,这是要以后常常翻看的,因为我忘性...
    西岭雪2025阅读 8,351评论 0 12
  • 刚刚看完诺兰“敦刻尔克”。 首先我不是诺兰的粉,只是在几年前听某人提起过这个导演,崇拜至极,让我对诺兰有了印象,其...
    Sadhya阅读 370评论 1 1
  • 每年都要看好多书,财经、历史、政治、文学,确实也获益匪浅,看后还要写笔记与读后感,最近对知识管理进行了主题阅读,对...
    柠哥说书阅读 259评论 0 3
  • 一,前言 直播主题:如何用经济学思维来提升个人投资水平? 直播提纲:一、经济环境分析:中国经济会不会好?二、技术环...
    六哥不是六阿哥阅读 68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