轼攻正叔 浚沮李纲
【拼音】:Shì gōng Zhèng shū Jùn jǔ Lǐ Gāng
【人物故事】:
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轼和著名理学家程颐之间的冲突就很有典型意义。他们两人在政治上都主张忠君爱民,都反对王安石变法,都尊崇儒家和孔孟之道,为人正直,为官清廉,个人品德都很好。事业上,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大家,诗书画俱佳,留下许多杰作,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宝库。程颐则是宋明理学的开创者,其哲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以致程朱理学成为宋以后中国哲学、伦理学的主流思想。因此,说他们二人是君子,大概很少有人反对。但就是这两位大师、君子,却几乎闹到水火不容的程度,他们的弟子、朋友也都分为两派,互相攻击、排挤,形成洛蜀党争的对立局面。
苏轼与程颐的矛盾冲突,主要由二人个性差异引起。苏轼为人通脱豁达,不拘形式,率性自然。程颐则认死理,不容变通,为人拘谨、刻板,处处讲“存天理,灭人欲”。二人同在朝中做官,因行事风格不同,难免互相看不惯。在为司马光办丧事时,二人发生了直接冲突。宋哲宗元祐元年,丞相司马光去世,程颐负责主办丧事。那天正逢太庙大典。大典完后,苏轼带领朝中大臣去吊祭司马光,程颐加以阻止,理由是《论语》里说过“子于是日哭,则不歌。”那天早上大家刚在太庙唱过歌,听过奏乐,怎么同一天再去吊丧哭泣呢?苏轼很生气地反驳说:《论语》里也没说“子于是日歌,则不哭。”不顾程颐反对,去司马光家吊祭。按当时风俗,孝子应出来招待客人,接受吊祭,却不见司马光儿子出来。一问才知道是程颐禁止他们出来,原因是古礼上没有这个规定,而且孝子如果真孝,就应当悲伤得无法见人。苏轼知道后当众嘲笑程颐说:“伊川可谓糟糠鄙俚叔孙通”。众人大笑,程颐脸红。按林语堂的说法,这件事在二人间播下了仇恨的种子。
其实在许多小事上,也表现出二人的个性差异。大臣在朝中吃饭,厨房问吃什么,结果“苏令办荤,程令办素,时舘内附苏者令办荤,附程者令办素。”苏轼爱吃,程颐则只讲节俭,他过生日都不设宴。苏轼喜书画收藏,品茶吟诗,程颐则说“吾平生不啜茶,亦不识画。”一次,程颐给哲宗皇帝讲课,休息时,哲宗随手折了一根柳枝,程颐马上很严肃地劝谏说:“方春万物生荣,不可无故摧折。”哲宗一听,很不高兴地把柳枝扔了。事后司马光和太后都认为程颐此举不妥。司马光觉得程颐的这种迂腐行为只能造成皇上讨厌儒生的后果。
个性差异在亲兄弟身上也会表现出来。程颢程颐同为理学大家,又是同胞兄弟,但行事风格截然不同。一次,“明道与伊川同入庙,明道见佛揖而进,伊川则否。门人问之,明道曰:但论年齿,他也比我多几岁,一揖何妨?”虽然都不信佛教,但程颢觉得进了寺庙,不妨对佛祖表示尊重。而程颐则和韩愈一样,认为纯粹的儒家弟子应坚决排斥佛教。又有一次,兄弟俩应朋友之邀赴宴,宴席上有妓女陪酒,这是北宋官场和文人的时尚。酒席上,程颢对妓女毫不在乎,和平常一样该吃就吃,该喝就喝。程颐对此非常不满,离席而去。第二天,程颐去质问哥哥,程颢却不紧不慢地说:“昨日席上有妓,我心中无妓;今日室中无妓,你心中有妓。”程颐听了很惭愧,无话而退。人们由此看出兄弟二人不同的性格和境界。
人是情感动物。人与人之间因个性差异而引起的反感,有时会遮蔽理性分析精神,形成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错误认识。王安石的性格比较怪,吃饭穿衣极不讲究,也不注意个人卫生,说话直来直去,不留情面。这些都让苏洵看不惯。老苏由这些不近人情的生活习惯,推断王安石是个大奸臣,将祸害天下。他写了一篇有名的文章《辨奸论》。文中不指名地批王安石,“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情也哉?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事实上老苏错了。王安石是个理想主义者,失败的改革家,但确实是个君子,不是小人、奸贼。司马光和苏轼都承认这一点,苏轼还把王安石当朋友看。意气用事,感情用事,人所难免。苏轼在对待程颐的态度上也犯了感情取代理智的错误,在给哲宗皇帝的奏状中说:“臣素疾程颐之奸,未尝假以色词,故颐之党人无不侧目。”他把程颐当做奸臣,这就有些过分了。苏轼对程颐的攻击招来洛党的无情报复,使洛蜀党争愈演愈烈,这也是他后半生一再被贬的原因之一。
李纲,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
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宰相,曾力图革新内政,张浚担任侍御史,他以买马招军罪密告李纲,于是高宗就贬了李纲宰相职位,所以李纲只做了七十天的宰相。绍兴二年(1132年),复起用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旋即又遭免职。他多次上疏陈诉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绍兴十年(1140年)病逝,追赠少师。淳熙十六年(1189年),特赠陇西郡开国公,谥号“忠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