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入此府地,愿“终焉于斯”||诗意之城·崇州

太平时

【宋】陆游

竹里房栊一径深,静愔愔。

 乱红飞尽绿成阴,有鸣禽。 

临罢兰亭无一事,自修琴。

铜炉袅袅海南沉,洗尘襟。

“修琴”“洗尘”构成了陆游这首《太平时》的生动画面。竹里的静愔愔,乱红飞尽与鸣禽,一动一静,很是相宜。

意境如此闲散且惬意的词,初读时估计会误以为是那个创造了世外桃源的陶渊明所写吧?!

其实《太平时》一词,出自宋代大诗人——陆游。与东晋时“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有些相似的是,生长于两宋(北宋、南宋)之交的陆游也历经民族的矛盾、家国的不幸,家人的离散。

可是与“心远地自偏”的陶渊明有所不同的是,陆游从未给自己留任何一片归隐的田园,他虽惨遭奸佞秦桧嫉妒而致仕途不畅,可他从不畏惧,直言上谏,内心的火焰一直在燃烧。

从福州宁德县的主簿(地方公务员)到大理寺的司法工作负责人,直言不讳的他凭一股正气,捍卫着心中的家国天下。

他不断上疏,直到被贬为镇江府通判、再贬为江淮宣抚使、再到建康府通判……再到赋闲在家。

自然,历史上有的是铁血丹心被当成驴肝肺的主。何况骄横霸蛮恰好与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相互匹配。

1169年,赋闲在家四年的陆游。虽然赋闲在家,他也不愿归隐田园。他选择了诗与远方。沿长江逆流直上,沿路采撷风土民情,创作出了中国第一部长篇游记《入蜀记》。基本均为入蜀途中的日记。

入蜀地之后的陆游,人生则有大不同。

1172年,陆游出任蜀州(今崇州)通判。在经历了北伐抗金之后的陆游,则更是“文可安邦,武可治国”。入天府国后,陆游游访了翠围院、白塔院、大明寺等当地名胜,萌发了“终焉于斯”的念头。

一首《太平时》,说的就是陆游对蜀州(今崇州)的爱。

竹里房栊一径深,静愔愔。

乱红飞尽绿成阴,有鸣禽。

临罢兰亭无一事,自修琴。

铜炉袅袅海南沉,洗尘襟。

浮沉的宦海,昏庸的朝堂,让他寄情山水间,更加感恩大自然的馈赠。

陆游所在的这个崇州,遍地竹林。“竹里”一词,便是形容竹子茂盛生长的一处佐证。

陆游大概万万想不到,千年后的我们,在他热爱的这一方土地之上,用他的词建造起了一代新“竹里”。

竹林秘境位于崇州道明。从成都驱车前往也只需1小时。

蜀地的朋友带领我来竹里的时候,还不忘告诉我“竹里”的东方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据说,虽然崇州的道明吸引了来自全球的志愿者和国际艺术家前来。这也让“翡翠之都”崇州在海外声名鹊起。

要说,川西林盘本就饱含诗意与禅心。

高高低低的乔木、连成一片的竹林、声声作响的水流,不言不语的大自然能令你安静冥想,令你想起中国古人的生活智慧与哲学。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国古人的智慧就在于能从一花一木、一山一河中见天地,观人心。

在看天看地,静静观心的过程中,有人万事皆可抛,修得一份自在;而有人不畏前路、不惧艰险,守住执念。前者禅心,或许会笑后者看不穿。

佛家讲万事皆空,而“我执”就是痛苦的根源:

烦恼障品类众多,我执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故。

放下我执的人,在我看来,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王维(点击阅读),也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点击阅读);他们自然也伟大,也十分值得钦佩。

不放“我执”的人,在我看来,就有陆游。在他心中,那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执念之火一直在燃。他驰骋沙场、挥斥方遒,他的家国天下梦,一生未圆。

临终时,85岁的陆游用生命中最后一丝气力,写下了绝笔《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人走如灯灭,我怎么会不知道万事皆空呢?我这辈子最痛心的就是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若几时我们收复了中原的失地,家祭时可得焚三炷香,告诉我这个好消息啊!”

隔了千年,这喷涌而出的执爱与悲怆,仍然感动着我,令我热泪盈眶。

千年之后,我还是想走一走陆游曾走过的路。

寻着他的足迹,来到一座崇高且美丽的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陆游诗集(Y1) 丫头岩见周洪道以进士入都日题字 乌巾白紵蹋京尘,瑶树琼林照路人。 西省归来名盖代,两行墨危尚如新...
    汉唐雄风阅读 11,560评论 0 15
  • 陆游诗集(Z1) 杂赋 养疾清溪曲,风林几著霜。细书如助嬾,薄酒不成狂。 老叹朋侪尽,闲知岁月长。柴门偶一出,倚杖...
    汉唐雄风阅读 10,547评论 1 11
  • 陆游诗集(X1) 夕雨 屣履行莎径,移床卧草亭。风声杂溪濑,雨气挟龙腥。 奕奕空中电,昏昏云罅星。徂年又如许,吾鬓...
    汉唐雄风阅读 8,224评论 0 6
  • 本文参加#未完待续,就要表白#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相逢在九月,相知一六年,遇到...
    云中谁寄锦书阅读 90评论 0 0
  • 读书分为兴趣读书和功利读书。而我的一次读书却至今还没能归入哪种类型。 几年前,一个大学同学联系了我,愁眉苦脸地对我...
    三月江花阅读 117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