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说明的是,图书馆不是书店。这样一说,大概大家都明白了,不用做过多解释。倘非要解释,也很简单,书店要钱,图书馆不要钱。图书馆看书、借书不要钱,免费,只需交押金或按当地规则办一定手续;而书店则是以卖书为目的盈利性机构。
我常常这么认为,衡量一个城市或地方的发达、文明程度,不只是看高楼大厦,更要看看这个地方有没有一个或几个像样的图书馆。两个城市,一个是热闹繁华商业极其发达的所在,另一个则拥有一个或几个像样的图书馆,我一定选择后者去生活或工作。有次跟一位友人聊起这个话题,他说,如果一个地方连图书馆都有,或者说都很像样了,那这个地方的经济和商业,或者说发达程度一定不错。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观点不无道理。
回忆我的图书馆经历,忽觉零零碎碎,不成体系。小学时,恍惚记得学校是有一个图书室,但好像常年关着,只有到了高年级才有可能会借到书。五年级时,语文老师为了增加我们的阅读量,找来学校要了钥匙,然后给我们借了很多书,几乎达到了每人一本的地步。我清晰地记得,我借到的那本书是《长征日记》,作者是萧锋,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的这本书。看完除了觉得长征艰苦外,对作者细腻、感性、动情的笔法很是赞同。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若不是亲身经历,是不会把长征写得那么真实感人的。
记忆里初中和高中没有半点图书馆的影子,可能是那些年只顾忙着考试升学,根本就没有想过这件事。那些年里看书,除了自己去新华书店买外,真得感谢自己的亲戚们。伯叔姑舅姨家里年长我的堂哥堂姐表哥表姐家里凡有的书,应该几乎都被我借来看过。
到了大学,则是一派全新的天地。仔细回忆梳理,我现在的思想认知、文史哲修养、兴趣爱好,应该是从大学开始慢慢积淀形成的。估计因为初高中压抑太久了,只是应付学业,到了大学全部爆发出来。需要忏悔的是,大学尤其是大一大二几乎没有认真学习过,提起学习有一种本能的排斥反应,常常逃课,只要觉得这门课的老师讲得不好,立马就不再去听课,而是躲到图书馆里看书去了。
到了大学,发现时间是那么充裕,空气是那么自由散漫,生活可以那样放浪不羁,高兴得忘乎所以。与此同时,发现图书馆对我的吸引力实在太强,索性倾情投入了。
我做了个计划,从A开始读,一直要读到Z,凡是见到能吸引我的,都拿来一阅。有些精读的则做笔记,摘抄,札记,大学到读研,甚至到工作前两年,这一习惯从未间断。有天我数了数,做札记用的笔记本装了满满两纸箱,有上百本之多。后来发现,自己喜爱读的书,无外乎文学类、哲学类、心理学以及历史。别的,则一概未涉。由此看来,这也是全凭兴趣读书,只是作为爱好甚至可以说消遣来读了。
这种情形在读研时也是一样,按说读研做研究应该读些专业性、学术性强的书,但扪心自问,自己还真是读不进去。所以即便到现在,一提到写学术论文,胃里还是要翻滚一下,有些难受,有些惧怕。想来也是有些可笑的。但这也更加证明了,读书是完全依着自己的兴趣爱好来的,为了要发论文,或者发表文章赚取稿费等这类情形少之又少。
熟悉我这点的同学朋友对此很不以为然,觉得我这么做其实并没有什么用。无非是让自己开心罢了。我每每接道:能让自己开心已经很不错了。拼命赚了钱去消费,挖空心思钻营往上爬得到升迁,处心积虑博得人脉获得名声,最后的最后,不都是为了达到所谓的成功,然后获得心里的满足和快乐吗?
我知道世人的一般想法,看书其实也带着功利化的目的。要么获得一个好的学历或文凭,然后可以找到一个好的工作,赚更多的钱,成为一个生活富裕体面的人。或者你要有手段或能力,把你看的书转变为生产力,直白点说,变为money。你博览群书,学富五车,你可以兜售知识或学问,让大众去消费,所谓“学得文武艺,卖于帝王家”,现而今是卖给普罗大众。尤其现代社会,自媒体崛起的时代,各种机会和形式铺天盖地,就看当事人肯不肯用心去摸索了。
说来惭愧,对这些我都不是太赞同。挖空心思、想方设法吸引大众去买你的所谓知识,其实这件事情本身已变了味道。买卖,是商人做的事情;读书人不会。若有这个能力则应该去经商,赚个盆满钵满,那才快意。
这样想来,读书的目的这也不是,那也不是,那读书到底是为的什么呢?
为了懂得更多的知识或道理?那不识字的老农民就没有活着的意义或价值了吗?为了显的比别人高明?那该有多么无聊;为了获得更多的直接或间接的生命体验,以规避生活的风险或者强大自己应付生活的能力?其实大多数时候,不读书而直接投身实践本身的人能力更强。
……
想来想去,哪有那么多的原因好找,其实只是单纯地喜爱罢了。就像有人痴迷游戏,有人酷爱旅行;甚至举些不恰当的例子,有人喜欢打麻将进而可能是赌博,有人喜爱抽烟甚而是吸毒一样。
只是没有原因地作为一项兴趣爱好喜欢得厉害。并不能挖掘出更多深层次的原因来。
今天,若排除功利性的目的而去讨论任何事情,包括读书,仿佛这些原因都是没有意义的,都是可笑的。
那我们来做个假设,假如我们已经全部达到了汲汲追求的功利性的目的,我们赚了很多钱,获得了理想的学历文凭,升到了某个官职,所有人都知道你是谁,你很有名……得到了一切想要的,我们接下来做什么呢?
享受,纵情玩耍?随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
那我们享受、纵情玩耍、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又是为的什么呢?
为了让自己爽,开心,快乐,幸福,不是吗?
我们现代人让自己获得幸福快乐太不单纯、太不直接,条件性太强,攀比心太重。非得达到了那一系列功利化的目的或者说“成果”后才行,才觉得证明自己行了,厉害了,了不起;才能显示自己的优越感;才觉得高人一等;或者说,才有安全感去享受一切,从某个角度说,才觉得自己配享受一切。否则,直接、单纯、轻易地让你得到幸福快乐,我们甚至会拒绝、排斥、不要,我们不敢,有时觉得不配。
其实有这样的一些想法,也并不十分奇怪,都是社会使然。马克思说:这就是所谓人的异化。人本来是可以简单、直接地享受幸福快乐的,但社会大环境却不让人这么干,社会告诉你,你非得经过一系列努力,达到那么多条件之后才能享受幸福快乐,或者说,只有达到了条件之后享受到的幸福快乐才是真的,而直接单纯感受到的,不是幸福快乐,是傻,是二。
我们一生下来,到长大成熟,都在做一件事情:社会化。我们是社会人,文明人,被社会化这么久,当然对这些深信不疑。
但每每我们在追逐的过程中并不全是感受到开心快乐,幸福喜悦;反而常常疲惫不堪,甚至心力交瘁。更严重的时候身体会发出健康信号,这时才会引起我们对堆积、沉淀在脑海里的社会化要求起些怀疑。
而能够缓解、治愈这些的,好像正是单纯的幸福快乐。
这一现象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反复交替出现,才明白,生活有时候并非只有一种取舍。
其实无论一个人、一件事或一芥物,能够让我们引起当时的欢娱,单纯的快乐,纯然的幸福,已足矣;何须要多想它有用没有用呢?
读书时有次跟一个同学到他家玩,江南水乡的一个小县城,干净整洁,人口不多,甚至可以说比较少。因为跟大城市比起来,大街上总是三三两两的行人,吃饭也不用排队,人口密度正好,走在街上让人感到既不吵闹,但也不孤单。最让我难忘的,是他们县城的图书馆,新建的,既高大气派,又幽深古朴,里边的藏书丰富,还有很多孤本,真是让人称奇。这个县城据说是全国百强县,经济发达,是江南水乡的一个富庶之地;又有这么高雅、厚重的文化韵味,真是让人难忘。
那时,我也想着,呆在这样一个小城或小镇,免去大城市的喧闹,落得一个清净;又有这么一个理想的图书馆相伴,生活也应该宁静富足了吧。
后来读书毕业,还是留在了大城市。大城市图书馆多,规模大,图书丰富,尽管吵闹些,吸引力还是比较大。而且大城市有很多大学,每个大学里都有图书馆,想想这件事情,都觉得开心、满足。
我一直不晓得自己老家的县城也有图书馆,今年暑假回家,有天在街上走着,忽然看到本县图书馆,很是惊奇地走了进去。也是新建的大楼,上下共三层,分门别类地藏着各种图书。整个浏览了一遍,顺手拿来两本喜欢的来看,坐在干净的图书馆里,竟觉得燥热的夏天有一丝清凉。
询问了工作人员借阅规则,办了相关手续,借了几本书。问道本县图书馆何时有的,为什么我在初中高中读书时那么多年,只知道新华书店,却从未听说过有图书馆?两位老者,工作人员,面容慈祥地说:建国后一直就有,原来在老南大街,去年才搬到这新建的大楼里的。问:我怎么从来不知道呢?答说:原来的地方比较小,破旧,书也不丰富,去的人就少,名气就小了些。觉得很有道理。但同时又仿佛百感交集,觉得曾经的岁月很可能错失了很多东西。
人生难免遗憾,谁也无法避免吧。
毕业工作后,经济状况好转,每看到自己喜欢的书,便毫不犹豫地买来。如今,自己的家,也像个小图书馆了。
赫尔博斯说:我能想象,天堂的模样大概就是图书馆的样子。
有阵子,每买来一本书,我都会在书的扉页,写上这句话。
天堂的模样,大概就是图书馆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