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路是要自己走的

文/董志广

一天没闲着,早晨很早就去学校,有雾没跑操,上午四节课,午休一会儿,下午两节课教研,两节课开会,晚自习四节课。

晚上回来的时候,暮色浸了长街,晚风吹着深秋的余温,我裹紧衣衫往家的方向走,鞋跟叩着湿软的柏油路面,像叩着一段不疾不徐的时光。

从西关出来,骑车行至第一个路口,红灯恰好跳亮,悬在河南农商行的灯箱旁,紫蓝色的玻璃幕映着信号灯的光,像把半盏夜色浸成了淡紫。

我立在斑马线边等,看电动车的车灯拖着光弧掠过,银行的电子屏还亮着红字,像谁遗落的碎句。

绿灯亮时,脚步随人流往前,心里忽然漫开些软绵的思绪——这尘世的路,原是要等的,红灯是缓,绿灯是行,像日子里的起承转合,总要有个明晃晃的标识,才敢安心迈步。

再转一个弯,是沈丘金楼的街口,绿灯正悬在檐角的暖光里,鎏金的招牌衬着夜色,像裹了一层糖霜的旧时光。

我踩着绿灯的尾巴穿过马路,车铃在身后轻响,忽然觉出这一路的妥帖:每个路口都有灯,亮了便走,暗了便停,像被一双温柔的手牵着眼脚,不用费心猜前路的方向。

可走着走着,路忽然宽了,岔口往四方铺展,抬头时,竟寻不见那红绿的光。

风裹着夜的凉扑过来,我站在没有信号灯的十字路口,影子被路灯拉得细长。起初是慌的,像攥惯了线的人忽然失了牵引,不知哪条路该迈脚,哪阵风该侧身。

可静了片刻,听见远处的车声裹着星子落下来,看见云影在暗空里慢慢移——原来这世间的路,并非都有灯。

那些明灭的红绿,原是年少时的软枕,是岁月暂借的扶手,终有一刻要站在没有标识的路口,看夜色漫过鞋尖,自己辨清风的来向。

人生大抵如此,先遇着许多红绿灯,学会等,学会走,以为这就是生活的章法。

直到某个黄昏,忽然站在没有灯的岔口,才懂那些规则与指引,原是为了让你在无灯的时刻,敢凭着心里的光,一步步走下去。

晚风又起,我骑车慢慢地往回家的方向走去,一旁的影子在路面轻轻晃,像一句释然的叹息:这路,原是要自己走的,有没有灯,都是归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