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国都在反思十九世纪将民族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族裔民族主义,以及二战前的极权主义,全球化的浪潮更是要求全世界重新审视民族、国家的利益冲突,正视对不同群体的偏见带来的恶果。在一系列反省和重新建构并完善现代价值体系之后,追求平等成为理所应当的事情。的确,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平等在很多国家都有很大的发展。
但我们更要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导致的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对异族群体的偏见日益显露出来,甚至极端民族主义也有再次兴起的可能。依照本书对偏见的探讨,偏见是广泛存在而且不易察觉的,由于预判呈现常态化、错误的泛化、群体内部的同质性、社会的刻板印象等等因素,我们很难说在过去一段时间消除了偏见,而任何不稳定因素都可能引发一连串更深的偏见,所以,偏见是在任何时代都应该警惕,并加以审慎的思考的。
至于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时期要特意重提研究偏见的重要性,也不难理解。今年的新冠疫情是世界局势一个转折性的节点,可以类比二战前的大萧条时期,当然,这不意味着我们会重蹈覆辙,只是,偏见借由这次全球性事件再次展现出其破坏力,人们也借着公共事件,提高了对外群体拒斥行为的强度(详见《偏见的本质》第4章:对外群体的排斥),从言语拒斥到包含隔离在内的实质歧视,再到各种强度的身体攻击。
今年的疫情将偏见再次放到人们面前,在大家以为自己已经足够追求平等、政治正确时,将偏见潜在的危机显露出来,并且做出警示:在遭遇动荡和灾难时,人们由于内心的恐惧、惰性等一系列原因,会选择“替罪羊”,让外群体无辜承受内群体的挫折带来的迁怒(详见《偏见的本质》第15章:替罪羊的选择),比如攻击最初发生疫情的城市、攻击病毒携带者……在攻击的时候,我们会自认为理性、公正。书中第15章深入分析了反犹太主义和反共产党两个案例,事实证明“替罪羊”本身是偏见的受害者,在14章也研究了一些特定的社会文化规律,来预测特定少数群体何时会成为敌意指向的焦点。不过,由于篇幅限制,书中没有具体探究各个群体为何分别会成为不同时代的替罪羊,以及他们各自所处的困境。
对比世界各国普遍存在并且愈演愈烈的偏见,美国因政治偏好、医疗的不均等、“Black lives matter”等事件,又处在“偏见盛行的中心”。虽然这可能是宣传报道的偏差,但单独研究持有偏见人格的地区文化,可以发现美国有“异质性”“垂直流动性”“少数族裔扩张”“长期存在以利益为目的的剥削”“同化和文化多元主义都不受欢迎”等容易导致偏见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格局(详见书中第14章:社会结构与文化格局)。这时,结构性的偏见取代了个人偏见(比如个人情感上对某一群体的排斥,但是由于幼童会从社会中习得偏见,不可能将个人和社会完全割裂),整体上提高了某一地区各个群体对彼此抱有偏见的概率。
无论分析理论还是列举近期的热点事件,我们都不难发现,由于人们都处在由血缘、社会关系、兴趣爱好、生理特征等构建的一个个内群体中,任何时候,我们都有可能对外群体产生偏见,这是一种不可避免的错误。如今的不稳定和对环境的恐惧担忧,以及信息及情绪的爆炸性传播,让偏见越来越可能以病毒传播的速度扩散开来。因此,认识偏见、警惕偏见应该代替理想化的根除偏见,成为现在需要注重的一项能力,并且成为自省的一项标准。
戈登·奥尔波特的《偏见的本质》成书于1954年,是少见的一本著作,甚至在这本书出版后65年间,尽管对偏见的研究已经发展为实验心理学的主要课题之一,也没有一本著作能够达到它的影响力。“这本书之所以影响深远,是因为它具有预见性、涉及面广,而且毫不费力地将一些逸事和观察资料(包括通俗口语、文学叙述)与证据交织在了一起”(马扎林·贝纳基)。
《偏见的本质》这本书的八个部分共31章,描述了以下几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一、 偏见是什么?
偏见源自常态化的预先判断,本身不带有价值评判的预判不构成偏见,同时,人们很容易导向没有事实根据的预判。本能性的泛化、概念和分类又使人有产生偏见的倾向。
二、 群体间的偏见。
书中没有将个人作为偏见的基本单位,而是选择了人所处的群体,探讨群体间的差异和对群体间差异的感知和思考。这一部分可以说是全书的根基。
三、 偏见的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除前文提到的结构问题和选择替罪羊,还有接触导致的偏见。接触这一部分描述了不同环境的接触对偏见的影响深浅。
四、 偏见的动态发展。
分为偏见的习得和情绪变化下偏见的发展。习得这部分用了很多实验数据,探讨没有偏见的幼童如何在被周边环境教育的情况下获得偏见。情绪变化偏重于前文提到的社会环境不稳定下人们挫败、仇恨等负面情绪激增,将个人的挫败感投射到外群体中。
五、 偏见的性格因素。
性格结构是偏见里不太普遍的现象,包括偏见人格等。有一章内容是宗教与偏见,这部分对反思宗教狂热事件可能比较重要。
六、缓解偏见。
书中给缓解偏见留的篇幅不多,前文也说到,根除偏见是没有实操性的理想主义,所以这本书结尾主要聚焦于缓解群体间的紧张态势,从“是否必须制定法律?”“方案评估”“局限与展望”三个方面论述,着眼于用社会规范来抵消偏见的不良影响。
全书最具有创见性的一点在于,作者的目的不是将偏见限制在一个定义里,或者限制在一种模式中,而是要让读者从书本中发现,偏见和歧视(偏见不是都会转化为歧视)有多种诱因,任何单一的因素都不足以解释偏见的全部来源。而且,偏见在社会中是一个多角度、多群体、多文化的复杂问题,不是某一类人或某一种文化独有的特征。偏见的重要性就在于其普遍性。一个群体可能出于不同原因对不同群体抱有偏见,一个人也可能因为身处不同的群体中,对不同的外群体抱有偏见。
戈登·奥尔波特的研究理论给人很大启发,他的写作力图找出偏见产生的各类可能性,摆脱当时甚至现在也被广泛接受的,极权主义者、民族主义者、优势群体等人群更易产生偏见的标签化的印象。偏见原本就有懒惰和泛化的成分,如果在研究偏见的时候也有上述标签化的思维,以先入为主的态度去思考,则会又一次构成偏见。作者确实也在第1章就提出喜爱或厌恶的态度会导致人们修改信念,使之与好恶态度相适应,最后获得过度泛化的(因此是错误的)信念,并在后文进行了深入讨论。如果不是最初就谨慎提防,我们很难通过自省发现这种合理化的端倪。可见,作者尽力摒弃了自身的局限性,力求公允。虽然书中事例以美国为主,但理论部分足以在世界范围得到印证,这也是这本书几十年间一直具有很强影响力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