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相长

今天的语文课我先带孩子们回顾了昨天所学《将相和》中的三个故事,然后把未讲完的部分内容花了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讲完,剩下的时间学习第七课的生字。

孩子们基本能够讲出三个故事的标题——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但当我问他们这三个故事间有什么联系时,却很少有人能够答出。不过,当我提问能不能只写负荆请罪这一个故事时,孩子们都摇头了,说出了前面两个故事是基础,是构成负荆请罪这个故事的“因”,负荆请罪这个故事又是前两个故事的“果”。这三个故事组成了完整的“将相和”的故事。

在分析课后习题时,要根据三个标题完整讲述故事,却只有子昊举手积极。最后,我们一起根据三个标题完整地把三个故事串联了起来。

通过对蔺相如和廉颇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分析,我引导孩子们感受他们两个人的共同点——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情怀。

第七课是说明文《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在生字教学前,我先要孩子们检索文章信息:课文提到了哪些事物?它们间的速度由慢到快如何排列?

很快,孩子们从文章中找到了相应信息。人的速度慢于鸵鸟的速度,鸵鸟的速度慢于猎豹,猎豹的速度慢于游隼,游隼的速度慢于喷气式飞机,喷气式飞机的速度慢于火箭,火箭的速度慢于流星体,流星体的速度慢于光的速度。

当我提问孩子们“除了从课文中你还能从那些地方得知这些消息”时,细心的孩子就发现,还可以根据课文插图来理解。

课文22页下方图片上依次有人、鸵鸟、猎豹,23页最上方图片上有游隼、喷气式飞机和火箭,24页最上面还有流星体的图片。三幅图片合成一个整体,并且都是以速度由慢到快排列。

我在引导孩子们观察时,自己只看到了前两页的图片,因为23页的图片下就是生字了,还是有个孩子提醒了我。

所以,教学真的是一个教与学相互促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和学生都有新的发现和提升是最理想的状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