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中应该包含促销信息吗?

这是熊有竹的第111篇原创文章

·作者  熊有竹
·原创  格行营销笔记

有一位读者朋友私聊问我:广告里面是否应该包含打折、降价、优惠券等类似补贴用户的促销信息?

这个问题,不能简单的回答应该或者不应该。

留意我们身边的广告会发现,有的广告包含促销信息,有的不包含。不过这些包含促销信息的广告,基本都存在两类问题,一是促销信息太显眼,喧宾夺主,二是促销信息不够显眼,看几遍都发现不了。

广告和促销,都是营销组合(4P)第四个P传播的范畴。从整合营销的角度,广告和促销结合使用,有时候确实可以起到很好的营销效果。

当然,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广告里面,可以包含、应该包含,还是不应该包含促销信息,这取决于广告的目的和广告的类型。

广告是为了进行促销,还是为了表达销售诉求;是为了提示消费者,还是为了塑造品牌形象。

依据不同的广告目的以及销售诉求的强度,可以把个广告分为促销型广告、销售型广告,提示型广告和品牌形象广告。

促销型广告,销售诉求是最强的,目的就在一定时间内促销。比如,临近节庆日,会有很多限时促销的广告。

销售型广告,包含销售诉求,但是不像促销型广告那么强烈,销售型广告一般是长期有效的广告。

提示型广告,基本不包含销售诉求,目的是增加曝光度,维持消费者的品牌记忆,保持品牌存在感,提示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想起这个品牌。比如,可口可乐的很多广告,都是提示型广告。

品牌形象广告,不包含任何的销售诉求,仅仅展示品牌名称和品牌形象。这种类型,有一个很典型的广告,是慕思床垫的平面广告,慕思床垫广告的整体色调是夜暗色,视觉锤是一个看似法国老人肖像。

不过,在慕思提交IPO申请的时候,该品牌和老人肖像的神秘感被揭开。虽然这个广告在IPO时因为证监会的问询引发了很大的关注和争议,但就营销效果而言,这是一个成功的广告,它让慕思品牌极具辨识度,也成功的塑造了品牌形象,慕思床垫在国内市场销售也拿到了第一。

总结来说,促销型广告,应该包含促销信息;销售型广告,可以包含,也可以不包含;提示型广告,一般不包含;品牌形象广告不应该包含。

在广告中放入促销信息,并不是什么新鲜花招。一百多年前,广告大师、优惠券的发明人霍普金斯就在广告中放入优惠券,以跟踪、测试不同版本广告的效果。

不过,我认为,对于一些预算有限的企业,广告中放入的未必一定是促销信息,也可能是一个“钩子”。钩子的作用,可能是吸引受众和顾客,可能是让受众参与互动,也可能是用来跟踪、测试广告效果。

总之,通过这个钩子,让受众觉得广告和他们有关系,让受众留意广告、广告记住、谈论广告,让广告有后续的故事可以讲,甚至让他们参与进来。小企业做广告,尽量做这样的广告。

当然,钩子只是一种整体策略和思维方式,具体要怎么操作,需要进行构思和推演,再实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