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虐派结束的那天,我发了一张全家福,得到了弗兰克的红包,也得到了小伙伴的羡慕,纷纷问我怎么实现的。
我用了两种方法,一个是PPT,一个是程序。
端银发信息问我,可不可以做一个网课分享?说实话,这个技能对于一个工作了十年的IT来说,太小了,真的是不值得一提,而且照着做一边就可以完成,可能有些小细节要调整,但不影响整个画面。
端银接着说,我是小白,针对我这种小白,你可以写的更详细点,可以直接演示,我们可以包教包会啊。
我说分享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真的有人不会吗?
是的,确实有人需要。
说做就做,端银负责推广和方案,我负责演示和教学。我联系了朋友C,希望可以个性化定制程序,将变量做为输入条件,C尝试了下回复我,由于我比较急,完全个性化不行,暂时先用能直接生成的程序吧。于是准备了两套方案,一个是利用现有的,一个是改进的程序。
时间很紧,定在了8.25周五的晚上。从确定分享到周五,有三个晚上,我不停的练习,练习,练习,直到自己能在控制在10分钟内讲完,同时录制了一分钟小视频。仅仅是这一个小视频,我尝试了13次,才将最终的版本交给用户,交给端银。我计划每晚12点前睡觉,连续三晚都是一点左右睡。有内心的焦虑,有想把事情做好的责任,有朋友信任的支持。
时间终于来了8.25,我提前一小时坐在电脑前,将视频又重录了一次,把练习又反复做了几边。尝试找到可能出现的问题。
课程开始后,有几个小伙伴跟着做,出现了问题,是我之前没有预想到的,一个是苹果的操作系统,一个是安装了插件,找不到,我立马做出回应,苹果的系统,我课后测试(幸好家里有台本本),无法显示的问题,我想可能是默认设置或是隐藏,一下就找到了(我真是太聪明了,快给我掌声)。
课程讲到一半,端银说,单独讲操作让小伙伴听起来有点累,有没有文档或是视频,我说有的,都总结好了,讲完就会发出来。是我没考虑到听众的感受。
课后进行了一小时左右的答疑。并且测试了苹果的操作界面。当天晚上就有一个小伙伴就做出来了,心理别提有多开心了。
后续几天,每天都会陆陆续续收到小伙伴的问题,其中有个小伙伴不太懂操作,我花了两小时单独辅导她,终于学会,那种感受就是分享很简单,但是后期的服务蛮花时间的,但这个服务超值啊!
总结了本次分享
我就在自虐组里继续和大家分享,每次都用我有个想法(此处捂脸,我想法太多),这个想法有一段时间,并且已经试验了几次,觉得可行,现在告诉大家,有什么意见及问题一起讨论。上周鼓动苹果也做了一次分享,虽然免费但是值得。同时看到了乐活雅的分享,更觉得可行了。
以我分享的社群图谱为例,有人之前做过了,我比着做了一边,然后再教给感兴趣的小伙伴,对我来说,学习这些操作是非常简单的事,但是对有的小伙伴就比较难,她就需要帮助,需要我这样专业的人帮助,而我正好学的快,用的快,有需求,有市场,有消费人群,一下就成了。
我目前对管理类的学习感兴趣,苹果说自己在复盘领导力,我就建议她做成一个产品,放在千聊中,发给我听,我就当是学习,她就当成是复盘,所以我建议大家每个人都发现自己一个优点,你不要觉得是小事,这个小事对别人可能就是大事,也是你展现自己的机会。
看看大家有没有这种小技能,你学的比别人快,比别人更专业,更有兴趣?然后做成一个产品,放在千聊中,每人每周分享一个。比如艳梅,可以分享葡萄酒的知识啊,我喝过一点,但是都不了解呢,给我来科普下,你讲的内容,比我自己搜索,专业且节约时间。
根据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的学习金字塔,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它是一种现代学习方式的理论。在塔尖,
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也就是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
第二种,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
第三种,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20%。
第四种,是“示范”,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
第五种,“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
第六种,“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
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爱德加·戴尔提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
我们报了那么多网课,学了那么多东西,到底学会了多少呢?
既使没有观众,没有听众,我依然要为自己做一场分享,你,一起加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