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顶一万句:孤独是轮回,爱亦是。

 

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我要想不清楚这一点,也活不到今天。



01 一去一来,巧了

这是一个关于轮回的故事。

七十年前,杨摩西被逼无奈,带着“唯一可以跟自己说上话”的五岁女儿巧玲出走,假意去寻找跟人跑了的老婆,不料在途中弄丢了巧玲,自此,杨摩西出走延津,再未归来。

这,是巧玲父亲的寻找。

七十年后,牛爱国只身一人,同样踏上假意寻找跟人跑了的老婆的旅途,兜兜转转,后来为了解开母亲曹青娥,也就是当年在延津走丢的五岁女孩巧玲的心结,义无反顾,回到延津。

这,是巧玲儿子的寻找。

岁月悠悠逝去,祖辈的孤独洒落在延津大地上。

七十年后,这场孤独又包裹在了后辈的心头。


02 孤独是始终,罢了

杨摩西是个不爱说话的人,什么活儿不用跟人打交道,他就欣喜。

那时候兴拜师学艺,不管是剃头还是杀猪,都有“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一说。

在杨摩西跟父亲闹掰,赌气出走的后的几年里,他拜了不少师傅,也学到了一些手艺,剃头、杀猪、挑水、扛活、染布、种菜、蒸馍样样干过。

有他喜欢的,也有他不喜欢的,有的虽然不喜欢,但也得硬着头皮往下干,因为不干,就没饭吃。

杨摩西的前半生,都是在被生活推着往前走,钝钝的,闷闷的。

惬意时光也有,只不过很是短暂,那就是倒插门给卖馒头的吴香香。

惬意不是说跟吴香香能说来,也不是说日子从此有奔头,而是他跟吴香香的女儿巧玲很能说的来。

不管是出远门去进货,还是到闹市上卖馒头,或是自己一个人大半夜编篾搭教堂,巧玲总是缠着他一起,跟他说话。

但是这段惬意时光在假找吴香香的路上戛然而止。

因为他弄丢了巧玲,发了疯地寻找,依然没有半点音信。

自此,吴摩西掉进了更孤独的枯井里,深不见底。

他打算离开伤心之地,前往宝鸡。

火车上有人问他叫什么名字。

他想了想说,罗长礼。

那是他小时候最喜欢的人,一个喊起丧来,气势如虹,像火车的鸣笛声一样气派的人。

这大概,是他心底仅存的一点星光了。


03 没说出口的话,算了

曹青娥在世的时候,经常跟牛爱国讲过去的事情。

讲她小时候是如何被弄丢,后来又是如何被辗转卖到老曹手上,再后来曹家又是如何机缘巧合给她介绍牛书道,也就是牛爱国的父亲,俩人从此结为夫妻。

母子俩经常在冬天的夜里,围着火盆,对向而坐。

五六十年前的事情,曹青娥说,牛爱国听。

曹青娥通常说完一段,一笑;再说完一段,又一笑。

命是苦的,好似说着说着,就能变淡。

后来牛爱国为生活外出奔走,曹青娥便跟牛爱国的女儿百慧说。

人呐,似乎总要找个寄托,将心底的唠叨全都秃噜出来。

也是因为身边无人可说,才对着一个7岁的孩子说。

在生命的尽头,曹青娥久卧病床,众人围在她跟前,却无人能读出她想说的话。

百慧虽不懂曹青娥对她说的话的深意,但却能复述出来,众人总算七七八八猜出来曹青娥未说出口的话。

曹青娥死后,牛爱国一天都没想起来哭,但是后来发现自己会错了母亲在世上最后一句话的意,而痛哭流涕。


04 爱也是轮回,好了

杨摩西,自身就是一场孤独。

少年时与父亲“反目成仇”,自己离家出走,四处奔波,学手艺,讨生活。

最后因为巧玲而感受到了生活的温暖,不料这份温暖在数日间消失地无影无踪,甚至带来更痛苦的反噬。

曹青娥被卖到老曹家后一直跟老曹老婆不对付,但奇怪的是,自打她结婚后俩人关系却有所缓和,曹青娥偶尔回家住几天,俩人便在一处说很久。

而每次曹青娥回婆家的时候,老曹老婆都要送她。

“当初把你嫁到襄垣县觉得远,现在幸亏远。”

曹青娥:“为啥?

老曹老婆:因为远,我才能送你。”

又说:“知道见你不容易,才想起这么多话。”

曹青娥孕育了四个儿女,但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光里,她并不与自己的孩子说。

一半是心疼,一半是无奈。

这也是儿子牛爱国最揪心的地方。

所以,后来他辗转返回延津,想要在这里找到母亲的心结,找到那句一句顶一万句的话。

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

但从前的日子,是以后的心结。

得找,得继续找,得一直找。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小浪花剧场。

琐碎生活,细嗅芬芳。

浪花剧场,等你作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