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刚开始来面试图书编辑这份工作时,内心还是有几分忐忑。
虽然是中文系毕业的,但是在此之前,完全没有一点相关的工作经验,面试我的是一个看上去特别和善的姑娘,她耐心听完我的自我介绍后,就从公司样书架上拿出几本样书来,马上拆开来向我简单介绍这份工作的日常事宜。
这个妹子觉得我大概还比较符合编辑的工作,介绍完工作后,就出去打电话给我后来的组长说明我的情况,组长说需要即兴写点东西,这可着实让我心头一惊,紧接着,那位妹子问我之前是否有写小说的经验,我特别坦白的直摇头说:“从没写过,最多偶尔兴致一来,写几篇散文。”那位姑娘点了点头,让我回家等待结果。
我还在云里雾里,想着终于躲过一劫,那时倘或让我即兴写篇短篇小说,真是难为我也。
就这样,我就在家忐忑的等待着,直到第二天,收到电话,说让我周一8点过去办理入职手续,然后在电话里,我详细的确认了所需要准备的一切东西。
其实在此之前,我曾来这个公司面试过,记得第一次面试的时候,是另外一个组的一个姐姐,这个姐姐听我说完我对编辑的理解后,特别喜欢我,紧接着,问我是什么星座,我想难道找工作和星座都搭边了,想完后,我还是认真的答曰:“双鱼”
面试的姐姐听完我是双鱼座后,开始一脸悲悯的安慰我道:“双鱼座内心敏感脆弱,极易玻璃心,不过没关系,以后你在我这组,遇到不开心的事记得和我说,我们组也有一个双鱼座的妹纸,我们一起分担。”
当时听完心头还是有点暖的,不过世事不如人料,第一次来面试结束后,我开始毕业旅行,无奈,第二次再想来的时候,需要重新面试。
就这样,或许是缘分使然,两次面试后,我又来到这个工作。
原本以为编辑都是不食人间烟火,每日言必曰毛姆,辗转于笔墨纸砚之间,够筹交错于文字之间,有着人淡如菊的气质。谁知刚进来第一天,就加入一个叫“这个讨论组是为了流水席12个月而建”的讨论组,着实让我大跌眼镜,当时看见这个讨论组的名字时,前后左右,我惊了几秒,后来回过神来,或许大巧若拙,大智若愚,这个看似搞笑不务正业的名字下可能掩藏的是一个积极向上乘风破浪的心,后来才发现,大家搞笑逗比的气质和外面那些妖艳贱货确实不一样。
我们第一天讨论到以前学过的一篇叫《孔乙己》的文时,展开了这样的讨论。
A:窃书不算窃,读书人的事,当年被《孔乙己》洗脑太深。
B:提起孔乙己的时候,只记得茴香豆
C:阿Q还摸过小尼姑的脑袋,那个臭不要脸的。
D:窝囊而可爱,再说摸脑袋怎么呢,小尼姑的脑袋又不是老虎屁股,还摸不得了。
F:现在还有谁记得《孔乙己》那篇的中心思想吗?
G:中心思想就是写茴字的时候别装逼,迟早被雷劈。
H:过去一直觉得《孔乙己》那篇属于美食类的文。
。。。。
讨论完后,我觉得语文老师要是在场,一定会哭了吧。
刚开始几天,陆续被拉入公司的不同分类的QQ和微信群,在群里需要不断改备注,从此我就有个“图书编辑”的标签,融入在日常中。
因为常日需要用QQ和不同的作者沟通,因此带我的那个姑娘和我说:“首先,你先给自己想一个好听的名字吧”。
经过几日查看,我发现我们公司有不少名气不小的作家,他们都有不同的名字。
编辑的日常其实比较简单,一言以蔽之,就是寻找作者,然后抱大腿,每个编辑都有一个比较独特的名字,比如“苏洛、真岚、云焕、飞廉、白莺”之类的,感觉一个个都是从书里走出来的人物,这天公司来了一个快递员,这个快递员需要找一个人,耿直的快递员没打招呼直接冲进编辑室,大喊一声:“赵XX”是谁?人群中马上有人举手示意一声:“是我”,在那一刻,感觉有无数只乌鸦从头顶飞过,感觉一秒书中的人被打回原形,有着蜜汁尴尬。
2
一本书从刚开始签约作家到最终上市,有一个很漫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会发生各种啼笑皆非的事情。
这里随手取一例。
我一开始约的一个作家写东西时,她还是个单身人士,我们一开始的聊天风格是这样的。
我:您老写的怎么样呢?
ta:单身狗用尽所有的气力在写
过了一段时间
ta:亲爱的,我开始在忙人生大事
我:还有比写文更大的事吗?
ta:有,男票
我:当初谁信誓旦旦和我说,男票是身外之物,更文是人生的真爱。
又过了一段时间
ta:我最近在筹备婚礼啦,啊哈哈哈哈(手动天绝地灭的微笑表情)
我内心当时真是崩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