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的第一讲是“相信的力量”,陈老师围绕“相信”与“刻意练习”两个关键词展开讨论,学习之后我也逐渐明白这一讲标题背后的含义,我们只有先相信技术给课堂带来改变,教学中进行实际地练习,并保持一份对教学创新的热情,才能达到教学与技术的融合与创新。只要我们愿意相信,再通过刻意练习,离开舒适区从传统课堂转变到通过信息技术让课堂得到长足的改善。带着这份信任,我们从学习者的角度思考教学,改变观念,改变教学形态,以生为本,把时间和生成交给学生,设计好问题导向,才能产生思维碰撞,学的深入,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从学习者的角度来思考教学,最重要的是要牢记教学心法,改变教学理念。并且不断的引导学生去创造。以生为本的课堂,我们应努力创造“高认知高参与”的好问题,好任务,才能让学生不断的“创造”课堂上的好教材,使老师有余裕进一步挖掘与拓展学生内在思维,深化他们的内在思考与学习。课堂上面向全体学生,改变教学顺序,把问题前置,就可以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独立思考,在与他人对话,对比后,自我修正等等,老师就只要适时引导,倾听学生的思路,进行深入提问。 以学生中心的课堂,初期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在养成学习习惯和同伴互相的方式后,教师放手,巡视观察,从旁辅导,同时借助技术实现课堂转型。通过对第一模块的再次共读,我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只有改变教学理念,坚定地沿着课堂转型的有效路径,去改进每一节课,去实现更好的教育,真正做到以生为本。
《数字时代的学与教》第一模块心得体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有幸跟随陈蕾老师共读《数字时代的教与学》,对素质教育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教育要从改变理念开始,做到“以生为本...
- 第一阶段的学习,正巧也听了王荣生教授《课文教学设计的四个要点》。王荣生教授在确定教学点时特别强调,课堂主...
- 共读《数字时代的学与教》第一模块内容:改变理念后,我觉得我们要改变的理念就是在教学中要以教师为中心走向学生...
- 寒假开始,再一次跟随陈蕾老师开始了共读王绪溢博士的《数字时代的学与教》,这是一本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