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小平

      作为一介草民,在邓小平先生去世24周年之际,写悼念文章,未免有些自不量力。邓小平先生的丰功伟绩早已彪炳史册,世人皆知。之所以写此文,是因为邓小平先生的改革开放,以及对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改变了我们一个小家庭的命运。

      改革开放前,我年龄还小,我们家很穷。一家八口人住三间厦子房,其中两间是烧炕和锅灶,另一间盘了一个土炕,还堆放粮食。父母虽辛苦劳作,但一家人还是吃不饱饭,沒有钱花,年年还欠生产队的钱,是短款户。

      改革开放后,国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每家都开始种好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农忙过后,还寻思着搞点副业,打点零工,赚点钱补贴家用,大家都变聪明了很多。

      我父亲后来通过民主选举当上了生产队长,响应邓小平的号召,把生产队饲养室的牲口全部卖给了村民,就连生产队保管室的一个锄头、一个簸箕全都卖掉了,彻底解散了集体生产队。

        集体解散后,土地分到了各家各户,我父亲就考虑着一家八口人以后的日子咋个过?除了把分到家里的几亩地种好外,还先后做起了纸活,办起了醋坊,后来还建起了造纸厂,真是一步一个脚印,摸着石头过河,敢闯敢干敢冒险,最终通过十年的努力奋斗,泥腿子走上了幸福路,拔掉了穷根!

        一九九七年初,我计划过完年就去闯广东。正在我准备离开家的二月份,忽然有一天父亲很悲伤地眼里含着泪水告诉我:邓小平去世了。看着父亲很悲伤的心情,我当时也情不自禁地低头掉眼泪。邓小平去世后的那段时间,年近七十的老父亲手里总是捧着个小手音机,从电波里收听邓小平的追悼会,还不时地掉眼泪。

        三月初,在我南下广东临行前,父亲和我在烧炕上坐了一晚,特别叮嘱我:七月份香港要回归,邓小平去世了,如果英国不归还就有可能打仗,如果打起来,你就往前冲,没有邓小平就沒有我们家的今天,你为国捐躯也应该;如果香港顺利回归了,你就好好打工赚钱做生意。

      七月一日香港回归,我和姐姐在东莞长安镇的一家露天大排档,守着电视机,收看香港回归直播,直到天亮。很遗憾,邓小平没有能够到现场……

      最后,以一位网友的话结束此文:

“说一件让我感触颇深的事,我上大学时我们的近代史老师讲课说起过他不信鬼神,但邓小平的忌日他都会给小平烧香磕头。如果没有小平,他可能会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不会有上大学的资格。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个领导人会对另一个人的一生有这么大的影响。”

                     

                      2021年元宵节于昆明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