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坚守只为脱贫

四年坚守只为脱贫一村庄 ——访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闫振

  





5月29日一大早,刚刚破晓的韩一村,迎着朝霞,绿树环绕,走在干净整洁的街道上听着公鸡打鸣,河塘里的青蛙呱呱叫着,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5月初,开封市祥符区仇楼镇韩一村驻村工作队长闫振因驻村工作做得非常出色,获得了“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闫振有个习惯,每天早晨一睁眼就开始想,今天去谁家,帮谁做什么事,召开什么会,宣讲啥政策,全部都要写在本上、记在心里,逐一落实。

  

  “吃住在村里,我早就是韩一村民了。”这是闫振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自2016年6月,闫振接到扶贫任务以后,就暗下决心“不打赢脱贫攻坚战决不收兵”,这样一坚守就是4年。

  

  闫振是河南省烟草公司开封市公司群团科科长,他还清晰地记着自己初到韩一村的情形,这个位于祥符区仇楼镇东南部,2014年被列为国家级贫困村的破落村庄,道路坑洼、污水横流、遍地狼藉,一些群众家中连最基本的厕所、围墙都没有,生产生活缺乏生机,村里总共有82户贫困户,256人贫困人口。

  骨头虽硬,但越嚼越香。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闫振毅然接过韩一村这繁重的脱贫任务,无怨无悔,带领村民一起啃着脱贫这块“硬骨头”。

  4年来,闫振协调本单位扶贫资金80多万元,协调落实政府部门、社会资金600多万元。闫振带领村干部合理利用这些资金,为村里修建了集文化广场、村室、卫生所、图书室等于一体的“韩一村党建综合体”;硬化村内道路5500米,安装路灯147盏;新打机井15眼,新装水泵32个,修建农业生产道路4000余米;实施“厕所革命”;建立“扶贫爱心超市”;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开展卫生文明户、好媳妇、五好家庭等评选活动。“韩一村会一点一点好起来,村民会一步一步富起来。”闫振说。

  今年春节期间,新冠疫情突然袭来。闫振放不下帮扶的贫困户,主动放弃春节假期,来到韩一村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当了解到防疫物资缺乏时,他努力协调组织,向韩一村捐赠了1000个口罩、300斤84原液以及两次捐献食品、用品等急需物资。在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他有序组织扶贫车间复工复产,引导贫困劳动力有序外出务工,为巩固脱贫成效打好基础。疫情期间,他发动多方关系,采用帮人代购或者联系销售渠道等方式累计帮助销售鸡蛋1万多斤,帮助销售贫困户自制的粉条近千斤、贫困户滞销的白菜2000多斤等,充分调动了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增强了贫困户自我造血功能,真真切切帮助贫困户开启了劳动致富的大门。

  

  闫振以产业扶贫为抓手,确保了全场79户贫困户每户至少有一项产业扶贫措施,帮助韩一村脱贫致富。目前,韩一村集体工厂(服装加工厂)已经开始运营,可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和附近村民提供就业岗位40余个。同时,占地500余平方米的第二座集体工厂(玩具加工厂)正在筹建中。除此之外,闫振还结合韩一村农业生产实际,帮助韩一村建设了9座温室蔬菜大棚,通过贫困户入股分红的方式,使每户贫困户每年得到不少于500元的分红。这些产业带贫措施一步一步地为贫困户提供长期持续的经济收入,也为贫困户稳定脱贫夯实了基础。

  目前,韩一村已经摘去贫困村的帽子,全村仅余1户2人未脱贫。现在韩一村一步一景,基础设施、村容村貌得到了巨大的提升,被开封市评为“美丽村庄”“市级卫生村庄”。韩一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9500元提升到2020年的14205元,该村集体经济也从无到有,截至目前,2020年实现6.49万元收入。

  “眼瞅着韩一村越变越美,百姓钱袋越来越鼓,产业发展越来越红火,我心里也是美滋滋的。”闫振对记者说道。尽管驻村工作非常困难,但他从来没有抱怨过,也没有犹豫过,并花了四年的时间,证明自己当初的坚守是正确的。(董伦峰 程文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