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有个长安人名叫邹骆驼。
他自小家中就很穷困,父亲早逝,还有老母亲要赡养,他又没有一技之长,所以就只能靠着卖蒸饼过活。
每天早上他就推着一辆小木车到长安城的街市上去卖饼,有时候卖不完,回来时就送给那些在街边要饭的穷人吃。
在邹骆驼做买卖的途中有一处叫胜业坊街道,每次他走到那里,因为拐角处地面铺的砖高低不平,他推着小车就上下颠簸,车上的蒸饼几次都掉在地上。
这天,乌云密布眼看就要下雨,街上的行人也都纷纷往家里赶,邹骆驼见没什么顾客,也就赶紧收了买卖行头推着小木车回家。
可是没跑出去多远,铜钱大小的雨点就从天上砸了下来。
他也只能就近找地方躲避,见不远处有个破旧牌坊,门檐还算宽阔,就将车推了过去避雨。
随后,大雨哗哗的下了起来,他正暗自感慨,见从街道深处走来一个瞎眼的穷道士,正拄着竹杖在地面四处点着,打着一把破伞踉跄而行。
邹骆驼心中顿生怜悯,对着穷道士大喊道:“道长这里来,这雨太急,您不如先在此处檐下躲避片刻,雨停了再行赶路!”
那道士便顺着他的声音走到了檐下,收起雨伞,“多谢小哥指路!”
“道长不必客气,同是穷苦命,举手之劳而已。”
于是两人就在破旧门檐下聊起来了家长里短。
反倒是这雨越下越急,没有要停的意思。
聊到了邹骆驼卖蒸饼,道士使劲嗅了嗅鼻子,说:“正好我也饿了,给我来两个蒸饼吃吧?”
就伸手在怀中摸出来几个铜钱。
邹骆驼却笑着从车上拿出两个饼递在瞎道士的手中,又将他的钱推了回去:“同一屋檐下避雨也算是和道长有缘,这两个饼就算是请您吃的吧!”
瞎道士再三要给,他还是没有收。
又过了半个时辰,雨声渐小。天色向晚,邹骆驼跟道士告辞,正要推车回家。
道士笑着叫住了他,跟他说:“小哥命中富贵,老道送你几句话,你将来的一场大富贵全在这蒸饼上,什么时候饼全落地了,黄金就能搬回家了!”说完就大笑着拄着竹杖沿街离去。
邹骆驼觉得好笑,蒸饼落地不就脏了?难道还能变成黄金饼?什么富贵?以为老道是跟他开玩笑,也就没当回事儿。
随后几天,邹骆驼也就照常早起卖蒸饼,只是到了胜业坊那处拐角,木车仍旧颠簸的厉害。
这天他走路匆忙,拐角忽然走出来个人,他推着木车急忙躲闪,木车轮子被地面凸起的砖头绊住,当即就翻到在地,刚做好的满笼蒸饼全都滚到了土堆儿里,沾满尘土,这可把邹骆驼给心疼坏了,只好过去捡起来,也不能卖了,心头兀自气闷。
看着那凹凸不平地面,转念一想,既然我每次路过都这么麻烦,不如就做件好事,把这地面平了!
当晚他就在背上锄头,趁着天黑没人打算将这拐角路面修整一下。
挥起锄头才挖了几下,将砖扣起,却见下面出现了一块青石板,又将石板挪开,竟然埋着一个大瓷瓮,能装五六斗粮食。
邹骆驼更是很奇怪,于是就打开那大瓮,里面金灿灿的竟是满满的黄金!
他这才想起前些天瞎眼老道说的“饼落地,见黄金”原来是这个意思,也就趁天黑将所有黄金拉回了家中,从此他就成了当地的巨富。
邹骆驼也仍旧不断救济贫苦,行善积德。
改编自《朝野佥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