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与死亡


走到阳台呼吸下新鲜空气,看着小区路道上车来车往。我倚着齐胸的栏杆,忍不住耷拉着脑袋,将下巴放在栏杆上。

这是十楼,往下看时突然涌现一股想要往下跳的冲动,瞬间即逝。我下意识往后退了一步,右手抓住栏杆,平视前方的青山。

发生了什么?是死亡恐惧。河南汛情死了二十人,这两年疫情死亡几百万人,这两天视频发现老爸病情不稳定,有些东西没办法不去想。生死,真的很脆弱。就算身强体健,想到这些仍然涌现这样的一种冲动,死亡是如此的近,当意识到这一念想的时候便产生了恐惧的情绪。

突然又想起在《存在主义咖啡馆》里,哲学家萨特讲到的自由。他认为人是自由的,正因为拥有了全然的自由,才会带来死亡的恐惧。如果有个绳子把我绑住了,我可能在高空的死亡恐惧就没那么明显了。

我突然意识到,原来我是可以决定我的死亡的。这个想法把我吓了一跳,我能决定自己的死亡源自于我的自由,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死亡焦虑到底是意识到人终究一死带来的,还是说意识到我的死亡其实可以由我的自由意志控制,我害怕自己的自由会把自己杀死,所以才会特别恐惧?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便需要很多东西来捆绑我,比如意识到思想上认为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完成,还有很多遗憾没有解决,还有很多梦想,还有很多人值得牵挂……所以我的一生要安排各种各样的事情,一件接一件地做下去,才不会担心在没有事做无意义的时候自己的自由会把自己杀死。

这样听起来是否有些匪夷所思。

这不是和亚隆认为的临终关怀正好相反吗?他认为越是让人生有意义,少些遗憾和未竟事宜,便能坦然地面对死亡。

仔细一想,两者其实并不相悖,亚隆关怀的是重病患者,本来命不久矣,当然越少负担,越能轻松离去越好。

而我们年轻的,还未到那一天的人们,这种死亡焦虑来自于虚无,彻底的自由,没有任何束缚,你便可以任意杀死自己了,这是一种奇特的担心。不然,没办法解释为何会恐高。

当那些年轻的抑郁症患者想自杀,都是因为内心很痛苦,但实际生活中又没有任何让他牵挂的人或事,但凡有一些未完成的事情在等着他,有一些他想照顾或牵挂的人需要他,他就不会那么轻易地想要死去。这也许就是米兰 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没有任何想要的束缚,不是一件好事。

你完全自由了,你就可以任由自己杀死自己,任由外界——疾病或战争等——来杀死自己。那时,死亡离你近在咫尺。

牵绊,对于将死之人是一种负担;对于还未到终了时期的人来说,却是一种生的力量。

可是,人终归是有所牵绊的。往大了想,我们生长在这地球上,不是被地心引力拉住了么。往源头想,我们而生来就有父母,在依恋关系中长大,也被依恋关系所牵绊。

这样想想,心也就安了,或许该换个词,它不是牵绊,它是一种心安的锚,还是有更好的词?

暂先想不到,留个疑问吧。

似乎清晰了,又有点乱,想到哪写到哪,就此搁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