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春雨知时节”,也说“贵人出门多逢雨”,伴着阵雨我们开始了今天的学习之旅。
给我们讲座和上课的都是浙江省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的专家“大咖”们。
一天的讲座与教学课堂展示听下来,再加上学习共同体里同仁们分享的纪要与心得,深深得感受到,教学是一本读不完的书,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旅行。书中蕴含无限精彩,耐人寻味。也会有读不懂的时候,疲乏的时候,需要你静下心来细细研磨,亦或向前辈们,向同仁们请教学习,又一点点收获,直到豁然开朗。
基于核心素养的命题研究,像杨向东老师说的,的确是“疑难问题”,像牛学文老师说的,我们还在“研究”阶段。而对我这样教龄不长,缺乏研究的一线教师来说,听这一席讲座,无疑让我觉得接触到了“新事物”。
这让我想起,去年11月参加“浙派名师”听课活动时,蒋金崇老师说的一段话。他说这样一些别开生面的“新”课,就像是时装秀,这些时装也许不适合普通老百姓,但它代表了潮流方向。那么,我们今天讲的这些疑难问题,也像是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潮流”与“方向”。这些内容,可能我们因为能力所限不能马上用到,但这些问题起着示范引领的作用,启迪我们的思维。
杨向东老师――一个比喻话“素养”,他用那个企业要毕业生写企划案的例子说明了核心素养,用教学生运球,投篮最后学生却不会打篮球的例子说明了知识和能力的关系。核心素养不是奔着知识点去的,而应该给孩子们创设情境,培养批判性思维,创造性,判断能力,学会思考,学会论证,学会解决问题。
牛学文老师――学会模仿是方法。在教师提问环节,牛老师的精彩回答让我记忆深刻。我们怎么把命题和学科核心素养结合起来?自己不会做,可以先从模仿开始,借他山之石,攻己身之玉。牛老师讲的“情境”,分简化的学科情境,整合的学科化情境,真实的生活情境。也让我思考,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是否也可以多尝试,由简入深,由易到难。如果说杨教授是高屋建瓴,那么牛老师是立足细微,他运用几个具体的表格对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命题进一步细化,增进了我们的理解。
应祖晓老师的课堂,运用孙诒让先生的生平贯穿始终,既有学生的认真社会实践,也有他们的课堂精彩演绎。让我想起在温州大学人文学院度过的四年,老师也时常说起孙诒让先生,倍感熟悉。这堂课,有社会实践,有年代尺,有文字资料,让学生置身于历史情境中学会去解决问题,探究问题,培养了能力。
夏陈伟老师――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他从“社会实践”的含义入手,分析了“社会实践”的素养目标,按水平划分,从A-B-C,主要有两种区别,一是情境上的区别,二是量(方法与能力)的区别。他还讲述“实践取向”对应课标内容,对应考点,结合各地中考卷与试题讲述基于“社会实践”的考试研究,并举了温州教师的命题尝试及由学生论文改编的开放性试题。他讲的基于“社会实践”的实践性作业和实践课程让我印象深刻。比如书写身边的历史,我想这样的实践性作业同样适用于我们,比如我们也可以结合县情,让学生书写身边的历史,古迹,畲族民风,典故传说,我们还是革命老区,开展社会调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历史,关注生活,身边的事,身边的人。让核心素养可教,可学,可测。他说了南京某学校学生的实践课程,温州南浦实验中学《行走的力量》课程。让我想到,我们学校眼下正在开展拓展课程,我们是否也该“洗洗脑”,不要拘泥于知识点,比如我们开展的《畲族历史与文化》是不是也可以像夏老师说的“百家讲坛”,由学生决定讲什么,发动学生开展社会实践,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激发兴趣,提高能力。
许铠杰老师――勤于钻研是“捷径”。许老师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和大家分享了他的成功与失败的案例。他敢于展示自己失败的案例,让我们知道每一个名师的成功背后也会有失败,才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他以自己2011年参加省优质课评比的《停滞的帝国》和去年“白马湖之秋”时,谢煦霞老师的《气象万千》为例(这两堂课我都曾经到过现场听课学习,印象深刻),讲述了多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运用。他的历史功底之深让我反思自己今后一定要多看书,扎实专业知识。他也说了自己的反思,比如马戛尔尼使华提出一系列要求,他设问学生“站在现代人的角度”是不妥的,后来也做了调整。谢老师的“智慧课堂”让人耳目一新,感受到多媒体巧妙运用的作用之大。许老师给大家分享了自己制作的视频,让我感叹这样一个不畏失败,勇于实践,勤于钻研的人,他的“金点子”才会源源不断奔出来,他的课才会久久耐人寻味。视频,图片等资源用的多不一定好,得用得巧。出差前一天在家上《德国统一》,刚好用上《大国崛起――帝国春秋(德国)》里的一段短片,学生看的津津有味。如果每节课都能给学生一些新鲜感,出乎他们意外,他们必然对我们的课充满期待。
萧伯纳有句名言说“我不是你的老师,只是你的一个旅伴而已。你若问我路,我指向我俩的前方”。愿我们都在这场教学的旅行中,跟着潮流的脚步,大步向前,勇敢实践。也许今天我并不是十分理解所有“大咖”们的讲座内容,但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边听边学,边想边悟!